返回首页 返回本书目录

 

马太福音第廿三章

 

壹、内容纲要

 

【君王的警戒、责备和叹惜】

  一、主对门徒的警戒:

     1.不要效法法利赛人的行为(14节)

     2.不要效法法利赛人的虚荣(512节)

  二、主对法利赛人的责备:

     1.把天国的门关了(13节)

     2.侵吞寡妇的家产(14节)

     3.勾引人入教(15节)

     4.瞎眼领路(1622节)

     5.舍本逐末(2324节)

     6.外洁内污(2526节)

     7.像粉饰的坟墓(2728节)

     8.杀害先知(2936节)

  三、主对耶路撒冷的叹惜:

     1.主多次愿意,只是他们不愿意(37节)

     2.预言耶城和圣殿必成荒场(38节)

     3.预言到末日必要认识祂是弥赛亚(39节)

 

贰、逐节详解

 

【太廿三1“那时,耶稣对众人和门徒讲论,”

  ﹝文意批注﹞在此之前,主耶稣讲道时,一向不将门徒和众人混在一起,祂是因人施教(参五12;十5;十三1011;十八1);现在却“对众人和门徒讲论,”这表示下面的教训,是专对包括门徒在内的犹太人说的(此时门徒也站在犹太人的立场上听训)。因此,本章中有些话,诸如:‘凡他们所吩咐你们的,你们都要谨守遵行’(参3节),‘指着...起誓’(参2022节)等,对我们恩典时代的信徒而言,不宜按字面来接受。

 

【太廿三2“说:‘文士和法利赛人,坐在摩西的位上;”

  ﹝背景批注﹞通常在犹太会堂里面,设有‘摩西的位’,是由大块岩石凿成的座位,请文士坐在其上,向会众阐释律法的精义。

  ﹝文意批注﹞“文士和法利赛人,”是一班对犹太祖宗的遗传非常热心的人,他们以摩西的律法为主,外加历代祖先所订的条例,教训犹太人遵行。

     “坐在摩西的位上,”‘摩西的位’是指传授教导摩西律法之人的职务,所以具有代表律法的权威(参拉七62526)。

 

【太廿三3“凡他们所吩咐你们的,你们都要谨守、遵行;但不要效法他们的行为;因为他们能说不能行。”

  ﹝文意批注﹞“凡他们所吩咐你们的,”是指他们有关律法上的教训;此处‘凡’字是一种强调语,并不是指他们所说的‘一切话’(参十六612)。

     “你们都要谨守、遵行,”‘你们’是包括门徒在内的犹太人;因当时主尚未被钉十字架,正处于律法时代和恩典时代的交接点,门徒尚未脱离律法,所以仍须谨守、遵行律法。今天我们信徒已经完全进入恩典时代,不须再去遵守礼仪方面的律例(参西二142021),但仍须遵守有关道德(非仪文)方面的律例和规范。

     “他们能说不能行,”这是假冒为善者的特点(参罗二21)。

  ﹝话中之光﹞(一)信徒对传道人根据圣经所说的教训,不可藐视;我们在慎思明辨之后,善美的就要持守(参帖前五2021)。

     (二)法利赛人的特点是“能说不能行”;今天有许多传道人,他们也是“能说不能行”。我们受教的人不单要注意‘听’,且要注意‘看’。

     (三)宗教徒最通常的毛病,乃是能说不能行──说的是一套,行的是另一套──‘声音是雅各的声音,手却是以扫的手’(创廿七22)。

     (四)凡‘只能说而不能行’的人,他必定是还没有真正认识到他所说的是甚么,因为真正的认识,必定产生真正的实行。

     (五)只有主耶稣‘说话行事都有大能’(路廿四19),祂既能说也能行。凡是凭主的生命而活的人,必然能说也能行。

     (六)主真实的见证人,必须是属灵的认识与属灵的经历并重的人,也就是能‘说’也能‘行’的人,我们所该效法的,就是这种人(参林前十一1;帖前一6)。

 

【太廿三4“他们把难担的重担,捆起来搁在人的肩上;但自己一个指头也不肯动。”

  ﹝文意批注﹞“他们把难担的重担,捆起来搁在人的肩上,”‘重担’特别是指律法上的重担;他们将许多严苛的仪文条例加在人们身上,使其难以履行。

     “自己一个指头也不肯动,”意指那些严苛的规条,仅用来要求别人,而非用来要求自己。

  ﹝话中之光﹞(一)信徒不但不可叫别人担重担,而且还要互相担当各人的重担(参加六2)。

     (二)宗教徒不只不‘能’行,而且也不‘肯’动;凡只会教导别人,自己连一个指头都不肯动的人,不配作教会领袖。

 

【太廿三5“他们一切所作的事,都是要叫人看见;所以将佩戴的经文做宽了,衣裳的繸子做长了;”

  ﹝原文字义﹞“佩戴的经文”护身物(guard keeper)。

  ﹝背景批注﹞“佩戴的经文,”古时犹太人把括号内所列四段经文(出十三1101116;申六49;十一1321)写在小羊皮卷上,再置于皮制的四方小匣子内,附有皮带;他们通常携带两个这种皮匣子,当祈祷时把它们分别系在手臂上和前额上,原意是要提醒自己,不可忘记神的话(参申六68)。

     “衣裳的繸子,”是一种缝在外袍四角的蓝细带子,用意是在提醒自己,要遵守神的诫命(参民十五3839)。

  ﹝文意批注﹞法利赛人故意把盛放经文的小皮匣作宽,把衣裳繸子作长,特别醒目;一般人只在祷告的时候才系上经文皮匣,但法利赛人却把它们时刻佩带,故意叫别人注意到他们的虔诚,好博得人们的称赞。

  ﹝话中之光﹞(一)凡作事只为叫别人看见的,就是假冒为善的人,他们故意要得人的荣耀(参六12516)。

     (二)宗教徒喜欢显扬自己,捐钱、作见证、服事、讲道、著书等众多属灵的善行,恐怕有许多人的动机也是为着贪图虚浮的荣耀(参腓二3)。

 

【太廿三6“喜爱筵席上的首座,会堂里的高位;”

  ﹝灵意批注﹞“喜爱筵席上的首座,”象征属世的地位;“会堂里的高位,”象征属灵的地位。

  ﹝话中之光﹞(一)教会领袖最大的试探来自其内心──喜欢被人高举,在人群中凸显自己的重要性。

     (二)凡在教会中介意名分地位的人,绝不能作好服事工作。

 

【太廿三7“又喜爱人在街市上问他安,称呼他拉比(拉比就是夫子)。”

  ﹝原文字义﹞“拉比”我的主人,我的师长,我伟大的那一位。

  ﹝文意批注﹞“又喜爱人在街市上问他安,”意即喜欢在公众面前被人奉承、恭敬、尊重。

     “称呼他拉比,”‘拉比’是犹太教中教师阶级的尊称(参约一38;三26),一般犹太人以此称呼文士。

 

【太廿三8“但你们不要受拉比的称呼;因为只有一位是你们的夫子;你们都是弟兄。”

  ﹝话中之光﹞(一)“只有一位”说出神和基督的独尊性,任何人都不可与祂相提并论。

     (二)信徒在教会中,只有恩赐功用上的不同(参林前十二46),并没有阶级地位的分别,我们都是同作‘弟兄’的(参来三1;启一9)。

 

【太廿三9“也不要称呼地上的人为父;因为只有一位是你们的父,就是在天上的父。”

  ﹝文意批注﹞“不要称呼地上的人为父,”‘父’指生命的源头;这里的意思不是说,我们不可叫生身之父为‘父’,乃是说不要以地上的人为属灵生命的源头。

     “只有一位是你们的父,”意指只有神自己才是我们属灵生命的源头。

  ﹝话中之光﹞(一)在主里较成熟的信徒,对待属灵生命较幼稚的,可以有为父的心肠(参帖前二11),但不可有为父的地位。

     (二)最要紧的是,没有任何人可以在众信徒的心目中,取代了天父的地位。

 

【太廿三10“也不要受师尊的称呼;因为只有一位是你们的师尊,就是基督。”

  ﹝原文字义﹞“师尊”教训者,导演,指挥者,阐释者,引导者。

  ﹝背景批注﹞当时犹太人‘师尊’手下众生徒的一举一动,皆要遵照其指示。

  ﹝文意批注﹞“也不要受师尊的称呼,”拉比、父、师尊都是犹太人对律法教师(文士)的尊称。

  ﹝话中之光﹞(一)基督教中的圣品圣职者,有些人因为虚荣心作祟,喜爱被人称作某某‘师’ (the Reverend)。

     (二)我们信徒不可将人的吩咐,当作道理来遵守,我们都要听‘祂’(参十七5)。

     (三)新约里的教师(林前十二28;弗四11),是帮助我们明白圣经、认识神的旨意,我们不可藐视他们的讲论,但要凡事察验(参帖前五2021)。

     (四)任何人所给我们的教导,都是在我们的身外,且是客观的;惟有那位住在我们里面的基督,才是我们各人切身、主观的教师。

     (五)信徒只有一位父,也只有一位师尊。我们惟一的根源就是天上的父,我们也只受一个带领就是基督;父是源头,基督是道路。

 

【太廿三11“你们中间谁为大,谁就要作你们的用人。”

  ﹝原文字义﹞“用人”执事,侍者,管家。

  ﹝话中之光﹞(一)属灵界中的原则乃是,真正“为大”的,不是在乎外貌、地位、名称,乃是在乎能作、能服事(参廿2627)。

     (二)谁在教会中越能服事人,谁就越是“为大”。

 

【太廿三12“凡自高的必降为卑,自卑的必升为高。”

  ﹝文意批注﹞“自卑的必升为高,”‘自卑’是指自我谦卑的态度,并不是指对自己人格有自卑感。

  ﹝话中之光﹞(一)“凡自高的必降为卑,”这是撒但堕落的轨迹(参赛十四1214);“自卑的必升为高,”这是基督得荣的途径。

     (二)谁被十字架对付得越多,谁就越得着尊荣;反之,谁天然的成分越多,谁就越受鄙视。

 

【太廿三13“你们这假冒为善的文士和法利赛人有祸了;因为你们正当人前,把天国的门关了;自己不进去,正要进去的人,你们也不容他们进去。”

  ﹝背景批注﹞“假冒为善,”原文指在舞台上表演的演员,挂上面具,演活别人的角色;他们在台上所言所行,并不代表其本身‘真我’。

  ﹝文意批注﹞“有祸了,”包括‘将受恶报’及‘可悲可叹’这双重意思。

     “正当人前,把天国的门关了,”意指阻碍别人进入天国;‘天国’乃是属天掌权的范围,文士和法利赛人专讲属地的事物,叫犹太人不得其门(天国的门)而入。

     “你们也不容他们进去,”这话的意思有二:(1)自己不义,绊倒别人;(2)教训错误,误导别人。

  ﹝灵意批注﹞宗教徒的外表常与内里的实际不符,刻意叫别人看不出其败坏的性质。天国是指属天掌权的范围,故“把天国的门关了”,意指不让人活在属天权柄的底下,叫人只注重虚仪和字句道理,却没有把心归向主(参林后三616)。

  ﹝话中之光﹞(一)在属灵的道路上,自己一不长进(“自己不进去”),即刻成为别人的拦阻(“也不容他们进去”);走在‘前面’的属灵领袖们,千万不可因自己的迟滞不前,固步自封,而关了别人蒙恩的门。

     (二)宗教领袖不但自己不尊主为大,并且也拦阻人单纯听从主的话,凡遇不服他们的异端教训者,就借口背叛所谓的‘代表权柄’,把他们逐出教会,此种情形在教会历史上,屡见不鲜。

 

【太廿三14“(你们这假冒为善的文士和法利赛人有祸了;因为你们侵吞寡妇的家产,假意作很长的祷告,所以要受更重的刑罚。)(有古卷在此有本节)”

  ﹝原文字义﹞“刑罚”审判,定罪。

  ﹝文意批注﹞有的手抄本皮卷漏掉这一节经文。

     “侵吞寡妇的家产,”指从无助无告者身上强索金钱,并使她们陷身债务和捆锁当中。

     “假意作很长的祷告,”指陷别人于困境,但自己却在外表维持一个虔诚的模样。

  ﹝话中之光﹞(一)这里的“寡妇”代表无倚无靠、易受欺压(参提前五5;亚七10)的信徒;宗教徒常以敬虔为得利的门路(提前六5),用花言巧语,诱惑那些老实人的心,以达其服事自己肚腹的目的(罗十六18)。

     (二)宗教徒喜欢装作敬虔属灵的模样,牢笼无知妇女(提后三56),叫她们甘心乐意献上钱财。这等贪恋钱财的宗教徒,被引诱离了真道,主判定他们要受更重的刑罚,用许多的愁苦把自己刺透了(提前六10)。

 

【太廿三15“你们这假冒为善的文士和法利赛人有祸了;因为你们走遍洋海陆地,勾引一个人入教;既入了教,却使他作地狱之子,比你们还加倍。”

  ﹝文意批注﹞“你们走遍洋海陆地,”指远赴海外各国传教。

     “勾引一个人入教,”‘入教’指外邦人皈依犹太教,成为犹太团体中的一员;其条件包括敬畏神、遵守律法诫命、男性须受割礼、接受入教洗礼和献祭等。

     “却使他作地狱之子,”因为跟随这种狂热的仪文主义者入教,只会导致比他们更加热心于仪文字句,陷在错误的信仰中而不能自拔,其结局必要受永远的刑罚。

     “比你们还加倍,”盲从者本性的恶,加上学会法利赛人假冒为善的恶,便成了‘加倍’的恶。

  ﹝话中之光﹞(一)这世上有一个奇怪的现象,那些信仰不纯正的教派人士(例如摩门教和耶和华见证人等),却比信仰纯正的基督徒更热心传教,他们真的“走遍洋海陆地”,到世界各国去“勾引人入教”。

     (二)有的基督徒也热心传福音,可惜若是出于结党(参腓一17),是为着扩大他们自己的‘会’,而不是为着主的见证,这种人便“有祸了”。

     (三)宗教徒只会带人“入教”──加入人为的组织,却未指引人走生命的道路,反而注意那些叫人死的道理字句(参林后三6),结果一同灭亡──“作地狱之子”。

 

【太廿三16“你们这瞎眼领路的有祸了;你们说:“凡指着殿起誓的,这算不得甚么;只是凡指着殿中金子起誓的,他就该谨守。””

  ﹝原文字义﹞“殿”圣所。

  ﹝文意批注﹞“你们这瞎眼领路的,”‘瞎眼’意指自己在黑暗中,看不见正确的道路,却又自以为是黑暗中人的光,是蠢笨人的师傅,是小孩子的先生(罗二1920),所以喜欢给别人‘领路’,瞎子领瞎子,结果两个人都掉在坑里(参十五14)。

     “凡指着殿起誓的,这算不得甚么,”文士和法利赛人为帮助百姓背弃誓言,便教导说誓言有两个等次,凡指着圣殿起的誓的可以不算数,不必履行。

     “凡指着殿中金子起誓的,他就该谨守,”他们认为‘殿中的金子’比‘殿’重要,故指着金子起的誓就当谨守。‘他就该谨守’原文作‘他就欠了债’。

  ﹝话中之光﹞(一)宗教徒以属人的眼光来教导人,断定甚么样的起誓有效,甚么样的起誓就无效,目的为他们的不遵守誓言找一借口,好推卸责任。

     (二)他们所定下的原则,反映他们颠倒次序及藐视神的情形。

 

【太廿三17“你们这无知瞎眼的人哪,甚么是大的,是金子呢,还是叫金子成圣的殿呢?”

  ﹝文意批注﹞“甚么是大的,”主的意思是说,他们不知道事物的本末次序。

     “是金子呢,还是叫金子成圣的殿呢?”‘成圣’意即‘分别为圣归与神’;这里的成圣并不是指性质上的成圣(参罗六19),乃是指地位上的成圣。金子虽然值钱,但它若用在圣殿之外,仍是‘凡俗’的,惟因用于圣殿,就被分别为圣,故殿比金子大。换句话说,使成圣的,比被成圣的为大。

  ﹝话中之光﹞(一)宗教徒不知分辨大小轻重,故主判定他们是“无知瞎眼的人”。

     (二)“金子”又可预表个人追求属灵,“殿”预表建造教会成为神居住的所在(弗二2122);宗教徒注重个人的追求,而不知神的心意是要在地上得着教会。

     (三)一切属灵的人事物,若非归于教会、用于教会,则其价值有限。

 

【太廿三18“你们又说:“凡指着坛起誓的,这算不得甚么;只是凡指着坛上礼物起誓的,他就该谨守。””

  ﹝文意批注﹞‘坛’是指献祭用的祭坛;‘礼物’是指祭物,如牛、羊、鸽子等。文士和法利赛人认为指着坛起的誓可以不算数,不必履行,但指着坛上的礼物起的誓,就当谨守。‘就当谨守’原文是‘就欠了债’。

 

【太廿三19“你们这瞎眼的人哪,甚么是大的,是礼物呢,还是叫礼物成圣的坛呢?”

  ﹝文意批注﹞当一只羊在羊群里,未被分别出来归给神时,牠乃是凡俗的;但一旦被分别出来献在坛上时,牠就成圣了,故坛比礼物大。  ﹝话中之光﹞(一)宗教徒因为缺少属灵的眼光(“无知瞎眼的人”),所以不懂得宝贵有属天价值的事物(如坛和殿),反而只重看有属地价值的事物(如礼物和金子)。

     (二)信徒若要在主的手中成为有用,便须将自己摆在坛上,让主的十字架(‘坛’的属灵意义)更多对付我们的天然生命。

 

【太廿三20“所以人指着坛起誓,就是指着坛和坛上一切所有的起誓。”

  ﹝文意批注﹞本节意指人到坛前献祭或起誓,等于来到神前献祭或起誓。

 

【太廿三21“人指着殿起誓,就是指着殿和那住在殿里的起誓。”

  ﹝文意批注﹞本节意指人来到圣殿敬拜或起誓,等于来到神前敬拜或起誓。

 

【太廿三22“人指着天起誓,就是指着神的宝座和那坐在上面的起誓。”

  ﹝文意批注﹞主指正他们,无论甚么样的起誓,都是指着那住在殿里的和那坐在宝座上的起誓,所以不可背誓。

     主在这里,乃是指点出文士和法利赛人的错误,并不是赞成人‘起誓’;归根究底,人所有的誓言既都是指着神而起的,故甚么誓都不可起(参五3437)。

 

【太廿三23“你们这假冒为善的文士和法利赛人有祸了;因为你们将薄荷、茴香、芹菜,献上十分之一;那律法上更重的事,就是公义、怜悯、信实,反倒不行了;这更重的是你们当行的,那也是不可不行的。”

  ﹝原文直译﹞...这些是必须行的,而那些是不可放在一边弃而不顾的。”

  ﹝原文字义﹞“公义”公平,正义。

  ﹝文意批注﹞“将薄荷、茴香、芹菜,献上十分之一,”文士和法利赛人注重十一奉献的事,甚至及于田地的小出产(参利廿七30;申十四22)。‘薄荷、茴香、芹菜’乃是作药用或作调味香料用的植物。

     “那律法上更重的事,就是公义、怜悯、信实,”律法的精神可分为三大要项:对自己当有‘公义’,对别人当有‘怜悯’,对于神当有‘信实’(参弥六8)。

     “这更重的是你们当行的,那也是不可不行的,”意指‘公义、怜悯、信实’乃是必须行的,而‘献上十分之一’也不可因此撇开不管。

        本节是说法利赛人只遵守律法上最微末的规条,例如献上十分之一(虽然那也是不能不行的),但那律法上最重要的公义、怜悯、信实,乃是当行的事,却置之不理。

  ﹝话中之光﹞(一)主不是叫人轻看奉献,而是要人知所轻重。

     (二)今日的信徒若只在嘴唇上讲公义、怜悯、信实,而没有实际的行动,又误认为奉献十分之一乃无关紧要的事,结果就反而连法利赛人也不如了。

 

【太廿三24“你们这瞎眼领路的,蠓虫你们就滤出来,骆驼你们倒吞下去。”

  ﹝背景批注﹞犹太人在饮酒之先,常用布把酒滤过,以妨接触或吞下任何不洁之物。‘蠓虫’和‘骆驼’都是不洁净的活物(参利十一441);前者是一种极微小的昆虫,后者则为庞大的动物。

     当日在巴勒斯坦地所用亚兰文,‘蠓虫’和‘骆驼’极相似,所以有‘滤出蠓虫,吞下骆驼’的话,以表示人们斤斤计较那些微不足道的事物,却对那些庞然巨物视若无睹。

  ﹝文意批注﹞细小的蠓虫掉在酒坛里,他们就用尽办法把牠滤出来;而吞食庞然巨物的骆驼,却毫无不洁的感觉。主是在责备他们不晓得分辨轻重。

  ﹝话中之光﹞信徒若只会争论一些圣经上的字句道理(例如争论‘受浸’的方式),而忽略了道理所包含的属灵实际(例如受浸所象征的‘与主同死同复活’),这也就是滤出蠓虫,而吞下骆驼了。

 

【太廿三25“你们这假冒为善的文士和法利赛人有祸了;因为你们洗净杯盘的外面,里面却盛满了勒索和放荡。”

  ﹝背景批注﹞“你们洗净杯盘的外面,”法利赛人崇拜时所用杯盘等器物,须先经过宗教仪式上的洁净手续。

  ﹝文意批注﹞“里面却盛满了勒索和放荡,”正如外面干净的容器可装有独之物,所以仪式上洁净的人也可能装满了勒索和放荡。

        ‘勒索’与钱财的迷惑(参十三22)有关,‘放荡’与肉体的情欲(参约壹二16)有关;‘勒索’是指压制别人以满足自己的私欲,‘放荡’是指放纵自己以满足内在的私欲。

     主耶稣在本节是责备他们只注重仪文上的洁净(参可七4),却任凭内心污秽不洁。

  ﹝话中之光﹞(一)许多人在大庭广众之前约束自己的行为(“洗净杯盘的外面”),而在别人不注意的时候,才显出侵吞别人并放纵自己的私欲来(“里面却盛满了勒索和放荡”)。

     (二)宗教徒有敬虔的外貌,却背了敬虔的实意(提后三5)。

 

【太廿三26“你这瞎眼的法利赛人,先洗净杯盘的里面,好叫外面也干净了。”

  ﹝话中之光﹞(一)我们若活在属灵的实际里面,先注意对付自己里面的存心,自然就会从里面发出善良纯洁的言行来(参十二35;十五1819)。

     (二)外面的行为源于里面的生命──里面的基督越长大成形(加四19),外面的行为就越能彰显基督(腓一20)。

 

【太廿三27“你们这假冒为善的文士和法利赛人有祸了;因为你们好像粉饰的坟墓,外面好看,里面却装满了死人的骨头,和一切的污秽。”

  ﹝背景批注﹞犹太人若踏在坟墓上,认为会沾染死人的污秽,在宗教礼仪上他就变成不洁净(参利廿一1;民十九16),因此犹太人把坟墓粉刷成白色,并且在每年的逾越节前,照例刷白郊外的坟墓,用意是让人易于分辨(特别是在晚上),免得不小心走近,污秽自己(参路十一44)。

  ﹝话中之光﹞(一)宗教徒表里不一致;里面没有生命,是死的,却要在外面掩盖(“粉饰”)其死亡的情形(参启三1)。

     (二)宗教徒外表的行为因不是出于生命的,故在人前显得好看,但在神前仍是污秽,因为神有透视的眼光(参林前二10),能鉴察人的肺腑心肠(诗七9;启二23)。

 

【太廿三28“你们也是如此,在人前、外面显出公义来,里面却装满了假善和不法的事。”

  ﹝话中之光﹞宗教徒怕人不怕神(参罗三18),他们只顾到人前和外面,却不顾到神前和里面。

 

【太廿三29“你们这假冒为善的文士和法利赛人有祸了;因为你们建造先知的坟,修饰义人的墓,说:”

  ﹝文意批注﹞“建造先知的坟,修饰义人的墓,”指对先知和义人表示尊敬的行为。‘先知’指为神说话的人;‘义人’指为神殉难的人。

 

【太廿三30““若是我们在我们祖宗的时候,必不和他们同流先知的血。””

  ﹝文意批注﹞他们修建被他们祖宗杀害的先知和义人的坟墓,用以表示他们和他们的祖宗并不相同。

  ﹝话中之光﹞法利赛人尊重从前的先知,却不能容忍现在的先知;宗教界人士,也往往会高举已死的人物,却鄙视正活着的人物。

 

【太廿三31“这就是你们自己证明,是杀害先知者的子孙了。”

  ﹝文意批注﹞本节指他们这些人就是‘有其父必有其子’的明证。

 

【太廿三32“你们去充满你们祖宗的恶贯罢。”

  ﹝原文字义﹞“恶贯”身量,度量。

  ﹝文意批注﹞本节意即‘由你们来成全你们祖宗所开始的恶行罢’。犹太人的祖先作恶多端,现在的领袖继续作恶,使已有的恶达到顶点。

 

【太廿三33“你们这些蛇类,毒蛇之种阿,怎能逃脱地狱的刑罚呢?”

  ﹝原文字义﹞“种”子孙。

  ﹝文意批注﹞“你们这些蛇类,毒蛇之种阿,”指他们的本性来自撒但恶毒的性质(参三7;十二34);他们的教训含有毒素(参十六12)。

     “怎能逃脱地狱的刑罚呢?”他们和他们的祖宗一模一样,只知定罪别人而称义自己,所以他们也不能逃脱将来神所要显于他们祖宗的忿怒,就是地狱的刑罚。

 

【太廿三34“所以我差遣先知和智慧人并文士,到你们这里来;有的你们要杀害,要钉十字架;有的你们要在会堂里鞭打,从这城追逼到那城;”

  ﹝文意批注﹞这是主预言犹太教的领袖们,将要怎样逼迫残害主所差遣的新约众使徒、先知、教师(参徒五40;八13等)。

 

【太廿三35“叫世上所流义人的血,都归到你们身上;从义人亚伯的血起,直到你们在殿和坛中间所杀的巴拉加的儿子撒迦利亚的血为止。”

  ﹝文意批注﹞“从义人亚伯的血起,”亚伯是第一个被杀流血的义人(创四811)。

     “直到你们在殿和坛中间所杀的巴拉加的儿子撒迦利亚,”此处‘撒迦利亚’有两种解释:

        1.指祭司耶何耶大的儿子撒迦利亚,他在耶和华的殿被人用石头打死(参代下廿四152022)。本说法的矛盾乃在此撒迦利亚的父亲不是巴拉加,或许巴拉加是耶何耶大的别名,也可能耶何耶大是撒迦利亚的祖父,因希伯来文的‘儿子’也可指‘子孙’。主张此撒迦利亚的人认为:据犹太人希伯来文圣经的编排,是从《创世记》开头,到《历代志》结束。犹太教徒说‘从创世记到历代志’,有如我们基督徒说‘从创世记到启示录’,意思是包括整个圣经。因此,从《创世记》中的亚伯,直到《历代志》中的撒迦利亚,意即将整个旧约圣经的殉道史作一个总结。

        2.指比利家的儿子撒迦利亚(参亚一1),希伯来文的‘比利家’与希腊文的‘巴拉加’同义;按年代来说,这撒迦利亚是以色列亡国被掳后,圣经里面明文记载的最后先知之一。惟旧约圣经并未记载他被杀,故无法确定主耶稣所指的就是他。主耶稣若指的是他,那就是说旧约圣经中第一位(约伯)和最后一位(撒迦利亚)殉道者,所以也有包含全部旧约殉道史的意思。

 

【太廿三36“我实在告诉你们,这一切的罪,都要归到这世代了。”

  ﹝原文直译﹞...这一切事(指罪责),都必归给这世代。”

  ﹝文意批注﹞这里的意思应是指,凡旧约时候所有流义人和先知之血的罪,都要归到这些犹太教首领的身上,神要叫他们担当他们祖宗应受的刑罚,这事果然在主后七十年应验了。

 

【太廿三37“耶路撒冷阿!耶路撒冷阿!你常杀害先知,又用石头打死那奉差遣到你这里来的人;我多次愿意聚集你的儿女,好像母鸡把小鸡聚集在翅膀底下,只是你们不愿意。”

  ﹝文意批注﹞“又用石头打死那奉差遣到你这里来的人,”犹太通常用石头打死下列四种人:(1)拜偶像的人(参申十七57);(2)行巫术的人(参利廿27);(3)犯奸淫的人(参申廿二22;约八5);(4)假先知(参约八33;十一8)。在此必是指那些奉主差遣的使徒们,被犹太教的人误以为是假先知(参廿一35),因此才用石头打死他们。

     “我多次愿意聚集你的儿女,”‘多次’表明耶稣曾多次探访耶路撒冷(参约二13;五1;七10等);‘你的儿女’原文是‘你的儿子们’,指耶路撒冷的居民,转指在犹太教里面的信众。

     “好像母鸡把小鸡聚集在翅膀底下,”大多数的宗教徒因无知而悖逆神旨,神一再宽容,反而以母鸡搧翅覆雏(参赛卅一5)的心情,要召聚他们来投靠在祂翅膀的荫下(参诗卅六7),好让他们得着祂的保护。

     “只是你们不愿意,”‘你们’指犹太教中的领头人物。主是多次‘愿意’,可惜他们的领袖们却一直‘不愿意’,他们的心真是刚硬。

  ﹝灵意批注﹞“耶路撒冷”是犹太教的圣城,代表宗教的组织和其核心集团;凡是有敬拜神的外表,而失去敬拜神的实际者,都属于宗教。世上一切宗教的首领和团体,都因缺少实灵的亮光,而扼杀神的话语(“杀害先知”),迫害真正属于神的仆人(“打死奉差遣的人”)。

  ﹝话中之光﹞(一)缺乏属灵认识和属灵经历的教会领袖,常会成为拦阻神旨意通行的人。

     (二)教会领袖对神旨意最大的为害,就在于他们扼杀神的话语,封闭神的启示,并将真实受神托付,传神信息的见证人置之于死地。

     (三)主是“多次愿意”,人却一直“不愿意”,天上的心何等不容易得到地上的心的响应。

 

【太廿三38“看哪,你们的家成为荒场,留给你们。”

  ﹝文意批注﹞“你们的家成为荒场,”这里的‘家’原文与‘殿’(参廿一13)同一个字;那里原是‘我的殿’,这里已成了‘你们的家’,乃因犹太教使它变成了‘贼窝’的缘故。‘成为荒场,’这是预言神要撇弃耶路撒冷城和圣殿(参廿四2;耶十二7;结十一23);主在这里再一次预言主后七十年所要应验的事。

     “留给你们,”意指任凭他们处置自己的事(参诗八十一12)。

  ﹝话中之光﹞我们个人的身体或信徒团体的身体(教会)原是神的殿(林前六19;弗二21),但若不让祂安家居住,就必成为荒场,一片荒凉旷废,没有用处。

 

【太廿三39“我告诉你们,从今以后,你们不得再见我,直等到你们说:“奉主名来的,是应当称颂的。”’”

  ﹝文意批注﹞“你们不得再见我,”这是预言耶稣要离开世上。

     “直等到你们说,奉主名来的,是应当称颂的,”这是预言基督第二次来时,犹太人要承认祂计就是弥赛亚。这里也暗示当主再来时,以色列全家都要悔改得救(参罗十一26;诗一百十八2426)。

  ﹝话中之光﹞(一)无论是信徒个人或是教会,若不高举主名并尊主为大(“奉主名来的,是应当称颂的”),就必失去主的同在(“不得再见我”);但若肯悔改归向主,仍要蒙主祝福。

     (二)人若弃绝主,也必被主弃绝;人若尊重主,也必被主尊重。

 

叁、灵训要义

 

【君王对宗教的判定】

  一、君王对宗教徒的判定:

     1.能说不能行(14节)

     2.喜爱显扬、高位和尊称(512节)

  二、宗教徒的八祸:

     1.第一祸──因自己不入,却阻挡人进入天国(13节)

     2.第二祸──因侵吞寡妇的家产(14节)

     3.第三祸──因勾引人入教,却使他们作地狱之子(15节)

     4.第四祸──因瞎眼领路,本末倒置(1622节)

     5.第五祸──因拘泥于细节,而罔顾重大的(2324节)

     6.第六祸──因注重外表的干净,里面却不干净(2526节)

     7.第七祸──因按名是活的,其实是死的(2728节)

     8.第八祸──因记念已死的先知,却杀害活着的先知(2936节)

  三、君王对宗教组织的判定:

     1.要被主弃绝(3739节)

     2.要被人拆毁(廿四12  

 

【法利赛人所代表宗教世界的错误】

  一、言行不一致──能说不能行(14节)

  二、贪求虚浮的荣耀──显扬、高位和尊称(512节)

  三、阻塞蒙恩的途径──自己不进天国,也不容人进去(13节)

  四、欺压软弱的肢体──侵吞寡妇的家产(14节)

  五、给人错误的带领──勾引人入教,却使作地狱之子(15节)

  六、没有属灵的眼光──不知事物的轻重(1622节)

  七、拘泥外面的字句,忽略里面的实际──献十分之一,却不行公义、怜悯、信实(2324节)

  八、拘泥外面的行为,忽略里面的性质──洗净杯盘的外面,里面却盛满了勒索和放荡(2526节)

  九、拘泥外表的好看,忽略里面的污秽──像粉饰的坟墓(2728节)

  十、消灭神的启示──杀害先知(2936节)

  十一、不肯悔改归向神──漠视神恩,将招致审判(3739节)

 

基督教阿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