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返回本书目录

 

马太福音第十八章

 

马太福音18114

在马太福音最后一部分的记载中,王的主要意旨,已不像以前那样,在于将祂的国向外人展示,祂也不再多向外界彰显祂的权能。祂看见祂的十字架正日渐临近,因此祂开始专注于对门徒的教导。祂在公众之间的传道工作仍继续着。对于那些带着他们的需要来就近祂的众人,祂总是以恩慈相待。虽然在这一段时期,祂专心一意的训练门徒,但祂从未拒绝接待到祂这里来的众人。

这一章记载了我们的主对门徒的指示,让他们看见那摆在他们前面的工作。

它分成两部分,首先是主对于“谁为大”这件事的指示,然后是有关饶恕的指示。头一部分是祂回答他们的问题──“天国里谁是最大的?”然后祂从有关谁为大的教训,延伸到有关饶恕的教训,教导祂的子民被人得罪时应有的态度。现在我们来研读祂头一个有关谁为大的教训。

为了明白我们主的这段教训,让我们思想,第一,它的方法;第二,也是主要的,这教训的本身。我们的主对他们的问题,回答得清楚而确定,扼要而直接。但是祂知道,这个问题牵涉到许多事,祂也一一加以对付,引他们到达一个当初他们提出这问题时根本没有预期到的深刻地步。

我们要先留意这一段经文的方法,和我们的主回答门徒问题的方法。“当时,门徒进前来,问耶稣说,那么(中文圣经缺此二字)天国里谁是最大的?”这问题的意思是甚么?且让我们先注意问话中的“那么”二字。它十分重要。“那么”二字指出了一个事实,这些人在思想我们的主的教训时,他们因着祂所说有关国度的许多事,而深感困惑。“那么”二字表明了他们的观念和祂的观念之间的对比。他们盼望的国度,是自王以下,有各种等级的官员,最后是普通的平民。这是一般人对国度的观念,这种观念是绝对谬误的。他们所等待的,是建立在物质观念上的君王和国度。他们深盼不久能推翻罗马的统治,在耶路撒冷重建大卫的宝座,首相自然当由彼得出任,其余的门徒分任其它的要职。祂竟然告诉他们,他们的王要到耶路撒冷去受苦,被杀,然后从死里复活。他们问祂说,“那么天国里谁是最大的?”他们对祂所怀的一切盼望顿时落了空,他们发现自己的脚,竟站立在他们梦寐以求的盼望与理想所碎成的废墟上。他们可能尚未个别要求位居要职,但可以感觉出他们那种希望落空的心情。因此他们所提出的问题,是一个比表面看起来要严重得多的问题。他们实际上是问,若想在天国里为大需要甚么条件?在我们的国中,“为大”就是位居高职。你却使我们的理想破灭,那么在你的观念中,甚么样的人最大?

现在让我们来看基督的回答,并留意祂所用的方法。

在回答他们之前,祂先采取一个行动,“耶稣便叫一个小孩子来,使他站在他们当中。”如果我们不看加利利的景致,就领会不出整个故事的诗意。倘若当祂和那些人讲论的时候,我们正经过那个地区,我们绝不会拣选祂作王。从属物质的眼光看来,祂没有美貌使人羡慕。祂穿着一件没有缝儿,上下一片织成的袍子。显然的,祂只是一个普通百姓,是一位木匠。在祂四围的这些人,其中大部分是青年渔夫。这些人都具备相当的潜力,是敢于冒险犯难的勇者,但他们也是脆弱,善变,容易失望灰心的一群。这些人问祂这一个问题,是十分恰当的。很可能旁边正有希伯来小孩在玩耍,基督就招呼一个过来。他来了,耶稣就使他站在这些人中间。这是祂答案的第一部分。

紧接在这行动后面的,是直接的回答。耶稣的回答带有一种仁慈的讽谕,但绝不伤人。祂说,你们要知道谁为大的法则,就必须先回转变成小孩的样式。“你们若不回转,变成小孩子的样式,断不得进天国。”你们若自己谦卑像这小孩子,“在天国里就是最大的。”这话指出在天国里面每一个人都是大的,没有一个人是微小的。祂摒除了他们发问时的那种暗中想要得到高官要职的念头。在另一个场合,祂曾说,“凡妇人所生的,没有一个兴起来大过施浸约翰的;然而天国里最小的,比他还大。”基督对祂自己的国,有极庄严的观念。这是祂对他们问题的直接答复。

现在留意祂从这一点出发,所带出的包含真理的回答,然后加以应用。第一,祂在他们身上应用了实际的试验,“凡为我的名,接待一个像这小孩子的,就是接待我。凡使这信我的一个小子跌倒的,倒不如把大磨石拴在这人的颈项上,沉在深海里。”初看这些话,似乎有些不连贯,事实上它们的关系十分密切。倘若我们像小孩子,我们就会接待小孩子。一个具有小孩子那样纯真童心的人,才会在主日学或教小孩的事上成功。只有缺乏童心的人,才会将小孩子绊倒。对这等人,王宣告说,“倒不如把大磨石拴在这人的颈项上,沉在深海里。”祂所说的大磨石,不是两个妇人推磨的那种磨石,乃是牲口才推得动的大磨石。他们明白祂所指的。把这样的大磨石拴在人的颈项上,他立刻就会沉到海底。

接着是祂的警告,“这世界有祸了……那绊倒人的有祸了!”这里在应用上有了希奇的转变。祂所谈到的原是使人绊跌的事,但是接下去祂说,“倘若你一只手,或是一只脚,叫你跌倒,就砍下来丢掉,”祂的意思是说,那绊倒人的,反成了自己的绊脚石。我们若毁坏一个小孩子,就是毁坏了自己。祂如此严肃地警告他们。

然后祂给他们最后的指示,祂说,“你们要小心,不可轻看这小子里的一个。”

现在我们要特别细察这一点,好使我们能将祂的教训应用在我们自己身上。耶稣使一个小孩站在他们中间,又说了那些话,究竟是甚么意思?祂让我们看到祂国度中的品格之类型,以及能进入那国之人的类型。人除非变成小孩子的样式──那么不完全,那么单纯、顺服,否则就不能进入神的国。

不完全

首先是不完全。也许在这一点上绊跌的人最多。小孩子象征尚未完全,正等待着改正和指示,好有所发展。人若不处于这一种地位上,就不能进入祂的国。耶稣基督没有说,你若要进入我的国,你必须完全。乃是当我们进入之后,祂才会对我们发出那最严厉的要求之一,“所以你们要完全,像你们的天父完全一样。”进入天国的条件却是要不完全。自然这不是说,进入的条件是那种毫无指望的不完全。一个小孩子不至于永远受到“不完全”的困扰。小孩子在潜意识里知道他不完全,因而肯顺从指示,肯接受改正。

单纯

其次是单纯。小孩子身上的一切事都是最基本的。他们还没有变得复杂。他们里面的一切就是那样单纯,自由,自然地表达出来,没有丝毫诡诈。

顺服

最后是小孩子的可塑性,也就是顺服。有一个罗马天主教修道院的院长曾这样说,将孩子们交给我,让我教导他们到七岁,七岁以后随便你怎么教导他们都无关紧要了。这句话完全正确。一个孩子还小的时候,他有充分的可塑性。可能在天性的里面,承受了很多罪的倾向,但幼年的孩子是柔顺的,可以加以塑造。这些话全是对我们说的,对于有孩子的人,或者当老师的人,这些话的严肃性令人战栗。小孩子们将毕生带着我们的影响,直到永世。

那么,对于这些想知道在祂国里为大的条件的人,祂怎么说呢?“你们若不回转,变成小孩子的样式……。”祂指出一个普遍的原则,就是人必须回转。这话承认了一个事实,当一个孩子经过了童年,进入青年及成年之后,这些属于孩子的特性就消失了。因此祂说,你们必须回到不完全、单纯、顺服的光景,倘若你们肯如此将自己降卑,你们就能明白“为大”的理想。

现在我们循着这一条应用的路线来看实际的试验。一个具备童心的人,就能接待小孩子;一个失却童心的人,就会绊倒小孩子。我们的主所作的这些声明,成了考验。它们不单单是考验,并且是深具意义,十分重要的教训,其中还满带着鼓励与安慰。你知道甚么是接待一个小孩子么?你知道怎样以基督徒的怜悯,将一个小孩接纳到你的心中和你的生活中吗?就在你带着童心,接待一个小孩子的那一刻,你就是接待了基督自己。“凡为我的名,接待一个像这小孩子的,就是接待我。”同样,若得罪一个小孩子,也就是得罪祂。请将“凡使这信我的一个小子跌倒的”,和“倒不如叫把大磨石拴在这人的颈项上,沉在深海里”加以比较。祂借着神心中所喜爱的小孩子来教训门徒。祂同样也教训他们,他们可以从自己与小孩子的关系,测验出他们灵里的光景。

接着,主的眼光似乎转向未来的若干世纪,说,“这世界有祸了。”这一节中的头一个“有祸了”,是一种极沉痛的哀叹,并不是咒诅。“这世界有祸了,因为将人绊倒。绊倒人的事是免不了的,但那绊倒人的有祸了!”第二个“有祸了”也是哀叹,但具有咒诅的性质。先是基督对这世界的悲悯,然后是祂宣告绊倒人的将受到刑罚。祂找出使世人罹祸的缘由,就是那些绊倒人的,祂要将一切的苦难忧患归于他们头上。在此我们看见基督无限的公平。这仍是祂今日的态度。那有绊倒之事的城有祸了!这是一种悲叹。但“那使人绊跌的有祸了”,乃是燃烧着烈怒的斥责。乐意接待一个小孩子,不愿使小孩子跌倒的人,就是不愿成为世人绊脚石的。使小孩子跌倒的人,就是使世人受到伤害的人。切勿将耶稣这些话的严重性抹去了。祂提到那不灭的地狱之火,要永远燃烧着。这就是缺少童心的人的去处。在神的管理之下,这种人将被投在城外的垃圾堆里。因此耶稣的这一段讲论,表达了祂的温柔,也表达了祂的严厉。

最后的指示是甚么?祂又回头说到小孩子。这时祂可能又注视站立在他们中间的那小孩,也许那个小孩根本不懂,他只顾得去看那说话者亲切的脸面。祂说,“你们要小心,不可轻看这小子里的一个。”祂举出三点原因。

1·“他们的使者在天上,常见我天父的面。”小孩子有那常常见到天父面的天使来照顾服事。耶稣对这些将要进入祂的国,并想知道在天国谁为大的人说,不要忘记了,连天使都不轻看小孩子。他们看守小孩,护卫小孩,在天庭中作孩子的代表。天使都是服役的灵,奉差遣去服事小孩,因为他们将承受救恩。即使你远离了天上仁慈的父神,你的天使仍紧紧尾随着你。如果你无声无息地回转归向神,当你的天使宣告你的回转时,所有的天使都要与他一起快乐,因为他已守候良久。感谢神,小孩子有天使守护他们。

2·但这还不是要人不轻看小孩子的最主要原因。接着祂转到更高的层面。有些版本略去了11节,但其中的真理却不可省略,因为它与上下文都是连贯的。“一个人若有一百只羊,一只走迷了路,你们的意思如何?他岂不撇下这九十九只,往山里去找那只迷路的羊么?若是找着了……他为这一只羊欢喜,比那没有迷路的九十九只欢喜还大呢!”也许我们要问,那么小孩子所继承的罪怎么办呢?主回答说,好牧人来,就是要寻找这样的人。祂所谈到的,仍然是小孩子。因此另一个不可轻看小孩子的原因,就是祂来是为寻找拯救小孩子。

3·比孩子有天使服事,以及人子对小孩子的关注和使命这两个原因更有力,“你们在天上的父,也是这样不愿意这小子里失丧一个。”你若轻看一个小孩子,那么你是与众天使为敌,与神的儿子为敌,并且与永远的父为敌。

哦,这是对“为大”的错误看法,有人因为恶名昭彰而被认为“大”,其实这只是他的名“大”。有的人以能管理多少人来衡量一个人是不是“大”,其实,这样的人只是一个暴君。

基督的标准是甚么?先从最后一点依次往前看。不要轻看小孩子,不要使他们跌倒,当接待小孩子。要作到这地步需要甚么条件?就是要变成小孩子,当你回转变成小孩子的样式时,你就被称为大了。

我们留意听王对祂的门徒和对我们所说的话,就能看出天堂和地狱是何等接近!祂的话为我们照亮了一个无限宽广的领域,使我们看见神属天的荣耀;但在另一刻,祂也使我们看见幽暗世界的阴森,以及它的审判与刑罚!但愿神赐给我们一颗小孩子的心!

马太福音181535

18章全章实际上是我们的主对祂门徒的一次谈话。其中所论及的主题有两个:头一个是论谁为大;第二个是论饶恕。我们前面已经看过王有关谁为大的教训。现在我们要看的是同一个真理的另一面,那就是王的臣民对得罪他之人的态度。因此这里的主题就是饶恕。我们几乎从未想过,“为大”“饶恕”两者有甚么关联,事实上它们之间关系密切。因为能饶恕人,就是证明他为大的最终证据。这一点在神身上最明显,因此在人身上也当如此。

祂警告祂的门徒不可绊倒人,那些话严厉万分。但是,若有人得罪了人,成了别人的绊脚石,对这样的人我们又当如何?我们惊异地发现,耶稣在教导这事时,祂最初的严厉已融化在爱的音符中,将闪电转成了和煦的朝阳。这位严厉可畏的教师,为了避免人绊倒别人,所以厉声警告;但当有人绊倒别人时,祂却本着神心中的怜恤,吩咐我们要去寻找他,将他挽回。这里启示了“为大”“饶恕”之间的关系。今天我们都将这两者截然划分,以为饶恕人的都是那些弱者。然而基督向我们指出,饶恕人的才是伟大的人。

这一段经文很自然的分成两部分。从1520节,是王对饶恕的指示。祂这样开始,“倘若你的弟兄得罪你。”从上下文看来,基督的话不单是教我们如何对待得罪自己的人,并且还可应用到更广的范围。我们不是因为有弟兄得罪了我们,而产生一种对他的责任;乃是因为他犯了罪,伤害了他自己,所以我们对他有责任。

然后是2135节,记载门徒如何误解祂,和王对他们的纠正。

现在我们先来看王的指示。在特别留意某些事之前,我们先观察这些事的精意和目的所在。在论到如何对待犯了罪的弟兄时,耶稣最后说,“你便得了你的弟兄。”这就是祂最基本的目的。我们若从全部新约中,去查考我们的主所用的这个“得了”,会发现非常有趣的是,这词是个商业用语,是用在巿场上的。它是指一个人积攒财富的过程。此处用在犯了罪的弟兄身上,是认为他失丧了。一个犯了罪的人,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他是失丧了。当他被挽回的时候,他就被得着了,因此我们应该从上下文来解释“得了”这个词。

我们个人要努力去得着某个弟兄,是因为他犯了罪,以至于他失丧了。他若不听我们,就当带两三个人同去,因为他如果继续留在罪中,他的朋友就会失去他。他若不听他们,就当告诉教会,因为教会也会因着他犯罪而失去他。教会就当将这件事带到天上,因为天上也因他犯罪而失去他。这个教训牵涉到一个失丧的人,所以格外沉重严肃。当我们对待一个犯了罪的弟兄时,我们心中应该有一个目的,就是要得着他。

“得了”这词显示出,不只是失丧的人得益处,对于寻找,挽回他的人也有益处。我们经过了这短暂的阴影和云雾之后,将在那永世的光中明白:我们若得了一个人,要变得比我们拥有全世界的财富却从末得着过一个人更富有。“得了”一个人是何等大的福分!因为我们是为自己、为朋友们、为教会的事工、为属天的计划得回了一个人。

再看如何去得着弟兄。我们的主在启示挽回的方法时,是十分谨慎的。我们当先从个人的努力开始,“倘若你的弟兄得罪你,你就去趁着只有他和你在一处的时候,指出他的错来。”这并不是温和的许可,而是祂确定的指示。任何教会若因妇人之仁,或碍于情面,不肯顺从主的指示,不敢指出弟兄所犯的过错,好得着他,这样的教会必软弱无力。耶稣说,“倘若你的弟兄得罪,……去……指出他的错来。”向他说明,指出他如何错了;但绝不是为了一种嫉恨或审判的心,只是要他知道,那是过错,是罪。单单告诉他我们认为他犯了罪还不够,我们的责任是要他自己看出他犯了罪。如果那犯了错的弟兄对我们说,在我的深处我知道错了,我们就可以着手使他得到恢复。也许在他和天国的关系,以及他和教会之间的关系上,他还必须作许多事,然而就我们和他的关系这方面来说,他认错的那一刻,我们就得着了他。他那忧伤痛悔的心,使他能够再面向着神,面对着祂的公义和纯洁。这是头一个方法。

但是假若他不听,主说,我们的责任并非到此为止,因为任何一个人犯了罪,他不只是影响个人,也影响到许多朋友。因此我们必须另外带一两个人同去,还是作同一件事,指出他的错,以使他能悔悟归回。

假定他既不听我们,又不听和我们同去的人,仍不肯认罪,或者继续在他的罪中顽强悖逆,那时我们当怎样行呢?我们就当告诉教会。在此我们必须非常谨慎,留意我们的主真正的意思。因为祂清楚地说到,在告诉教会后可能产生的两种情形。第一种可能的情形是他听从了教会,他如果忧伤痛悔认罪,那么教会就得了这人。第二种可能是他不听教会,那教会当怎样作呢?教会就只得把他当作外邦人和税吏一样看待了。

让我们在细察这一点之先,看一看接下去的话,因为下面的话可以解释教会权柄的意义,“我实在告诉你们,凡你们在地上所捆绑的,在天上也要捆绑;凡你们在地上所释放的,在天上也要释放。我又告诉你们,若是你们中间有两个人在地上,同心合意的求甚么事,我在天上的父,必为他们成全。因为无论在那里,有两三个人奉我的名聚会,那里就有我在他们中间。”

这些话是我们的主论到祂的教会时,极重大的讲论之一。耶稣当时就这件事所说的这些话,可以应用到更广的范围中。但是我们将耶稣所说的这些话作广泛的应用时,有一个危险,就是反而失去了祂说这些话最初的用意。这些伟大的话,和教会对于犯了罪的弟兄的态度有关。我们将会再回过头来看这一点。

然而它们也牵涉到一个更广泛的范围,我们不能将它全然略过。对我们来说,教会的宪章和权柄就建立在这话的基础上。“因为无论在那里,有两三个人奉我的名聚会,那里就有我在他们中间。”这是教会的基本性质。哦,这是何等宽广,何等的恩典,何其奇妙!首先,它突破了一个观念,就是在某一个特定的地方才可以会见神。打破了这观念,任何地方都可以成为我敬拜神的场所。留意这话的庄严伟大。构成敬拜的场所不是那座殿,乃是“奉我的名聚会”。在那些华丽庄严的大教堂中,固然有真诚敬拜的人,但并非所有真敬拜的人都在其中。在高山荒野,在牧羊人的草寮中,那里没有教堂,没有修道院,却有两三个牧羊人,奉耶稣的名聚会,那里就是教会。“无论在那里,有两三个人奉我的名聚会,那里就有我在他们中间。”,但愿神帮助我们,对祂的“无论在那里”不妄加任何限制。不可少的只有一件,就是两三个人要在祂的名里聚集。

接着是,“若是你们中间有两个人在地上,同心合意的求甚么事,我在天上的父,必为他们成全。”这是集体祷告的权威。还不止如此,“凡你们在地上所捆绑的,在天上也要捆绑。”这是教会在世上的道德权威。教会要将道德的标准教导世人,教会说当捆绑的,就捆绑,说不可的就不可。但这只有在教会奉基督的名聚会这个条件下,才能成立。

因此这一段伟大的经文,是说到教会的权威、教会的方法、和教会的根基。教会的权威──捆绑与释放。古时候这两个词都是指道德方面的,文士也经常使用这些词。教会是世上的道德权威,它立下道德的标准。在已过的近二十个世纪中是如此;在现代一般人的意识中也是如此。教会怎能得着这种权威?乃是要向父神祈求,从祂寻求亮光。但是教会是凭着甚么,来向父神寻求亮光,使教会的信息能带有权威呢?“无论在那里,有两三个人奉我的名聚会,那里就有我在他们中间。”

我们当留意这个事实,耶稣用这些极重要的真理,教导我们当如何对待一个犯了罪的弟兄。倘若教会为了这样的一位弟兄,曾奉耶稣的名聚集,寻求神的旨意,那么教会的决定就有约束的力量,是具权威的最终裁决,天上也认定。教会,无论是两三个人,十余人,数十人,或数百人,奉神儿子的名聚集,等候神,所得的结论就有约束性,就有天上的印记。教会如此聚集,讨论这人的案子,倘若他不听教会,不接受教会的裁决,不肯顺服教会的权柄,那时教会当怎样行呢?假使他听教会,教会必将他拥入怀中;若这个犯了罪,绊倒人,本该以大磨石拴在颈项上的人,被一个人、或几个人、或教会得回,那么他所属的教会必抱住他,连连亲他,如同浪子的父亲以亲吻迎接他回家一样。愿神将这种心赐给我们!

但是他若不听,教会当怎样行呢?教会若错误地怜悯这样的个人,教会本身就更值得怜悯。教会的圣洁绝不可因纵容一个犯了罪又不悔改的人而受到玷污。“就看他像外邦人和税吏一样。”这是一个可怕的宣判。首先,教会应该将这样的人隔绝在外,不与他有任何交通,教会必须在属天无瑕疵的纯洁中运用权柄。

就仅仅这样吗?如果我们只读出这一点,我们就是误解了主的话。如果我们只照着这话的口气去领会,就可能亵渎了耶稣基督的话。祂的那些话,毫无任何忿怒或厌恶的语气。祂从未用过不圣洁,不合基督徒样式的语气说话。而我们竟常常如此。祂究竟怎样呢?你曾致力想挽回这个人;另外两三个朋友,还有教会也试图得回他,但都没有成功。“就看他像外邦人和税吏一样”吧。你们必须停止和他交通,必须赶他离开教会的荫庇。他不能拿教会作为遮掩他的不洁之避难所。但是他一旦落到这般境地,他就成了我来世上所要寻找的人,我受死正是为着他。“人子来,为要寻找拯救失丧的人。”你们务必停止他在教会享有的权利,不给他荫蔽,好使他首先认识到自己的需要,然后他会认出我无穷的恩惠和完全的赦免。

现在我们来看门徒们的误解,因为我们也常常会犯同样的错误。彼得说,“主阿,我弟兄得罪我,我当饶恕他几次呢?到七次可以么?”留意彼得的宽宏大量,和他的狭窄,这要看你是拿他的那一边建议来衡量。有一点是不容置疑的,当彼得带着预备好的答案──“到七次”──来问耶稣,他当饶恕他的弟兄几次的时候,他自己以为已经爬到了伟大的七层天;他认为他所说的“到七次”已经是气度宽宏的极限。所有文士和拉比的教训都是,人第一次得罪你,饶恕他,第二次又得罪你,饶恕他,若还犯第三次,他就不配得饶恕了。这思想在拉比的教训中随处可见。在这不久之前,耶稣说彼得是新的文士,所以他借用了文士的话,来说明他的宽厚远超过了所定的界限。文士们只提到三次,彼得的意思是,我比那些人知道得多,我愿意超过他们所定的,饶恕弟兄“到七次”。从文士的教训这一面来说,这诚然是了不起的。

现在留意主的回答。面向着观念狭窄的彼得,耶稣恐怕会露出一丝慈祥或怜悯的笑容。“我对你说,不是到七次,乃是到七十个七次。”

随后祂用一个比喻作说明,那是一幅很美妙的图画,特别为彼得所描绘的。这个人欠王多少?一千万银子。这个人在全国各地借债,欠了王至少一千万银子,王免了他的债,使他自由。他出来以后,遇见一个同伴,只欠他十两银子。这个人欠王一千万银子,王放他走,现在他竟为了十两银子而掐住他同伴的喉咙!基督在此何所指?别人已经免了你所欠的无数的债,你就没有权利这样对待只欠你十两银子的同伴,因为你只要宽限他一段时期,他必如数还清。

要特别注意基督末了的话,“你们各人,若不从心里饶恕你的弟兄,我天父也要这样待你们了。”那原先得了释放的人又被逮捕,并被下在监里,不是因为他所欠的债,那债已经被免去了,他被下监是因为他以残忍对待他的同伴。这个比喻本身就是教训。

这一章可分为两部分,极醒目地分别从两方面来启示对待王的子民当有的态度。第一,对绊倒人的罪,绝不可有丝毫怜悯。第二,对犯罪的弟兄,则要常存怜悯,不断地试着要挽回他。在第一点上失败,无异是将资金投资在磨石上;在第二点上失败的人,神自己必严厉地刑罚他,因为神绝不宽宥一颗不肯饶恕人的心。──《摩根解经丛书》

 

基督教阿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