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返回本书目录

 

马可福音第九章

 

三 耶稣登山变像 九18

  耶稣在山上改变形像这一幕,是富有各种神学涵义的。其中的涵义包括耶稣的身分和使命,以及新旧两约的整体性。

{\Section:TopicID=350}1

  这一节跟上一段经文的联系很自然。因为上一段的主题是受苦和舍己。最后提到 神的国度将来要带着荣耀降临的事。耶稣现在说预言,将给予跟从他的人一个很大的鼓励。但是,要肯定这一个预言的真正内容是甚么,却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学者们在解释上有不少的分歧。主要的难处是预言应验的时间性问题。耶稣很清楚的说明他所讲的预言将在听众的这一代还未过去以前实现。这是很短的一段日子,顶多只有几十年的时间。意思也就是说,耶稣的预言,将会很快的应验。另一个大难题是预言的内容。

   神的国大有能力临到 这究竟是指甚么呢?是指世界的末日,或是指耶稣第二次的再来,还是指其它的事件?预言应验的时间性,无形中已经大大的限制了读经者对这预言本身的解释。采取怀疑态度的学者们认为,耶稣的原意的确是预言 神的国很快会带着能力临到。但是,这一个期望最终并没有实现。因为 神的国并没有像耶稣所说的那么快就临到。换句话说,耶稣自己估计错误了。但是,对大部分比较保守的学者来说,这一类的解释是绝对不能接受的。他们认为并不是耶稣自己在估计上犯了甚么错误,而是解释的人误解了 神的国大有能力临到的意思。尝试作其它解释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一致认为,这个预言并不是指耶稣第二次的再来,或是世界的末日。这些人因此把解经的焦点集中在对 神的国大有能力临到这一句话的解释上。以下是几个比较通行的解释。一、耶稣的预言实际上是按照所定的时间应验了。时间是主后七十年圣城耶路撒冷和圣殿被罗马人毁灭的时候。在这个历史事件发生的时候,确定有一些与耶稣同时代的人仍然活着,因此看见神迹的应验。主后七十年所发生的大悲剧,诚然是一个历史事实。但是,这一个犹太民族所经历的大灾难,最终只解释说是一种审判,而绝对不能与 神的国大有能力的来临混为一谈。二、这个预言在升天不久之后,五旬节的时候应验了(徒二)。这一个解释在时间方面当然没有问题。而且,将五旬节所发生的事解释为 神国大能的临到也并非没有一些根据。因为当天所发生的事,例如圣灵降临在许多人的身上以及当天三千人的悔改信道这一切,都可说是 神的国大有能力临到的一些明证。这一个解释的主要难处,可能在“人数”这一方面。按照耶稣当时的预言,必要看见 神的国大有能力临到的人,似乎是指一小群的人──就是那些当时站在那里听耶稣说预言的人。在比较之下,五旬节圣灵降临那一天,看见事情发生的人数却是很大的一群。单是听道悔改受洗的人就有三千了(徒二41)。三、这个预言是在初期教会第一代很成功的宣道工作上应验了。福音在耶稣升天以后三十年之内,在罗马帝国,甚至其它地方,成功地广传。这的确是一个很重要的历史事实。福音的广传也非常具体地见证了 神的国能力。但是,将初期教会的宣道工作解释作 神的国大有能力临到似乎是勉强了一些。

  以上几种的解释都有个别的根据以及值得考虑的理由。但是,他们似乎都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观察。那就是,九章一节这一句话与紧接下去所发生的事,彼此之间的密切关系。不论是在经文连接的关系上,或是在耶稣变像这件事本身的神学内容和意义上来看,山上所发生的那一幕被解释为看见 神的国大有能力临到确实是比其它的解释来得合理。

{\Section:TopicID=351}2

  过了六天 这几个字在这里很明显的是指耶稣讲了那个预言以后的六天。不然的话,就无法肯定这几个字是指发生甚么事情以后的六天了。马可一般上是很少记载事件发生的确实时间的。但是,他却在这里很肯定地声明,耶稣在山上的变像是发生在某一件事以后的第六天。这某一件事很自然地是指前面一节耶稣所说的话。不然,马可将会另外加以声明,以避免混淆。另外一点是,新约希腊文的古卷原本是不分章节的。那就是说九章一、二两节是很自然地直接连在一起的。这样一来,读经的人就会更加清楚地感觉到这两节经文的连接性。这也是马太和路加的次序,虽然路加所记载的天数稍微有一些不同。假设这样的解释在原则上是可以被接受的话,九章一节所引起的难题及答案便不难解决了。意思就是说,耶稣所预言的“ 神的国大有能力临到”的事,六天以后就应验了。耶稣在山上改变形像这一幕就是表明“ 神的国大有能力临到”。同时,九章一节所指看见 神国的人,就是跟耶稣一起上山的三位门徒:彼得,雅各,约翰。这样的解释是否令人满意,当然就要看耶稣变像这一幕的真正内容和意义了。

  暗暗的上了高山 正如以往一样,耶稣这一次的行动也是保密性的──暗暗的。同行的人也是门徒中“小圈子”那三位(参阅五37)。倘若事情的发生是在该撒利亚腓立比的村庄(八27)附近的话,经文所指的高山,可能是东北部只离开这村庄有十二哩的黑门山。这山海拔九千呎高。村庄东南部的好几座山的高度平均都在海拔四千呎左右,皆可以称为高山

  变了形像 是马可和马太(十七2)的描写。罗马书十二2所说的“心意更新而变化”的“变化”,以及哥林多后书三18所讲的“变成主的形状”的,也是用同一个希腊字。福音书很难具体地描写耶稣当时的真正容貌,只能以变了形像来表达。路加只见证说“他(耶稣)的面貌就改变了”(路九29)。

{\Section:TopicID=352}3

  光与洁白 在圣经里常用以形容圣洁、荣耀和威严(参阅但七9;启三5,四4,七9)。这一些观念很明显地是用在描写耶稣当时变像以后那一种感人至深的荣耀与光辉。

{\Section:TopicID=353}4

  以利亚同摩西 在这里的突然显现以及他们和耶稣的交谈富有极重要的神学涵义。这两位可以说是旧约的具体代表人物:以利亚代表先知,摩西代表律法。这两位所代表的一切,可以说是在耶稣身上成全了。他们与耶稣一起的出现,似乎是在见证旧约和新约的合一性。不但如此,按照摩西的预言,耶和华 神将来必“从你们(以色列)弟兄中间,给你们兴起一位先知像我(摩西),你们要听从他”(申十八15)。耶稣的先知身分,是当时不少人所公认的。初期教会相信耶稣就是摩西所预言的那一位先知也是很自然的事(参阅太二十一11;路七16)。再者,按照旧约的预言,以利亚与 神的国的来临是分不开的。耶和华 神曾应许 神的国未到以前,“必差遣先知以利亚”来(玛四5)。实际上,以利亚已经藉着施洗约翰来了(可九13)。在出现的秩序上,马太(十七3)和路加(九30)是把摩西放在以利亚的前面。以旧约的历史来看,这当然是比较自然的。但是从旧、新两约的合一性来看,这种先后的秩序并没有多大的神学意义。马太和马可都没有说明这两位和耶稣说话的内容是甚么。路加却讲明说是“谈论耶稣去世的事,就是他在耶路撒冷将要成的事”(路九31)。

{\Section:TopicID=354}56

  彼得在山上看见了这荣耀光辉的一幕,心想多留恋一个时候,可说是很自然的反应。

   在以色列的历史中是很有意义的。当 神把以色列人从埃及拯救和释放出来以后, 神便亲自领导他们在旷野度过四十年漂流的生活。在这期间,以色列人是随地建而住的。不但如此,耶和华所住的,并且象征着他和以色列人同在的居所,也叫或会幕。因为这样的背景,以色列人很早便遵照耶和华的吩咐,在每年七月十五日开始守住棚节七天,为了要纪念耶和华带领他们出埃及的拯救经验(利二十三3344)。当以色列人从波斯放逐回来以后,守住棚节成为他们最主要的宗教生活之一(尼八1318)。约翰福音一14“道成肉身,住在我们中间”的“住”字在原文与棚同一字根。因此,这句经文也可以翻成“在我们中间建起棚来与我们同住”。启示录的作者约翰,在新天新地的异象中曾听见“有大声音从宝座出来说,看哪, 神的帐幕在人间。他要与人同住,他们要作他的子民, 神要亲自与他们同在,作他们的 神”(二十一3)。这里的“帐幕”和棚是同一个希腊字。彼得当时建议搭三座棚的时候,是否在下意识中有这一类的思想,当然不能肯定地从经文本身找到答案。接下去的一节,只说明彼得当时不知道说甚么才好,因为他们甚是惧怕。马可这一句话的评语,很可能是根据彼得自己的回忆。

{\Section:TopicID=355}7

  云彩 圣经多处提到云彩出现的事。在旧约中最有意义的应当包括出埃及记四十3438和但以理书七1314。在第一段经文里,云彩和耶和华的荣光、他的同在以及引导分不开。在第二段经文中, 神的儿子──人子──是“驾着天云而来的”。这位人子从 神那里得了永远的“权柄、荣耀、国度”。在回答大祭司审问的时候,耶稣自己曾预言说,他将来还要“驾着天上的云降临”(可十四62)。当时在山上被云彩遮盖的,似乎是摩西和以利亚,而不是门徒(看下一节)。与云彩同时出现的,还有声音。这声音使人想起耶稣受洗时的那一幕情景(可一11),虽然两处记载之间,在内容方面有一些不同的地方。当耶稣受洗的时候,那从天上来的声音,是直接对耶稣说的:“你是我的爱子,我喜悦你”。在这里,声音是针对门徒而发出的:“这是我的爱子,你们要听他”。这一句话的背景,很可能是申命记十八15和诗篇二7。在申十八15, 神预言在摩西以后将会有一位像摩西的先知出现,以色列人要听他──你们要听从他。这一个命令的希腊文结构在申命记和马可都一样。在诗二7里,耶和华亲自对他儿子弥赛亚说:“你是我的儿子”。在马可,这句话是 神向门徒说的:这是我的爱子。正如在耶稣受洗的时候一样,这一次从天上来的声音,也是在见证耶稣的真正身分。

{\Section:TopicID=356}8

  这一节不只是说明了摩西和以利亚已经在云彩中消失了,同时也是这一幕奇迹的结尾。前面已经说过,耶稣在山上变像这一幕,可以被解释是“ 神的国大有能力临到”。而这个解释似乎比其它的假设更合理。下列是几个要点的总结。一、彼得,雅各和约翰这三个门徒,确实是六天前站在那里听耶稣说预言的人。他们也是在“没尝死味以前必要看见”这神奇的事。二、变像以后的耶稣,是那么的圣洁和荣耀,完全与初期教会盼望中再来的耶稣那个形像一致。三、以利亚和摩西的出现表示旧约对 神国的期望,已经藉着耶稣实现了。四、云彩和 神的声音是 神与人同在的印证,也就是 神国来临的印证。当然,以上的这一切只是显示 神国荣耀和能力的临到而已,并不是指 神国完全的实现,也不是指耶稣基督再来的时候那真正的光景。

四 以利亚已经来了 九913

  这一段提到以利亚来临的事,是直接与耶稣变像的那一幕有关的。门徒虽然在山上看见以利亚的显现,却不明白以利亚在耶稣的使命中所扮演的角色。

{\Section:TopicID=358}9

  彼得在山上的反应,表示门徒对整个事件的意义并没有真正的领悟。门徒到如今所认识的耶稣,只不过是一位有“肉身”的人物而已。他们在山上所见的耶稣,其实也就是耶稣从死里复活以后那种荣耀的形像。因此,他们必须要等到耶稣真正从死里复活以后,才能明白所看见的是甚么。在这个还未成熟的时候,把山上所经历的宣扬出去,只有引起更多的误解和问题而已。

{\Section:TopicID=359}1011

  门徒的议论,并非意味着他们不明白一般正统的犹太人所相信的复活。他们需要知道的,可能是人子耶稣从死里复活的意义。因为耶稣给他们的印象,似乎是这件事将会很快的发生。门徒的反应可能是:这怎么可能呢?复活的事,岂不是像文士们所说的,必须在以利亚来了以后才发生的吗?难道是文士们弄错了吗?

{\Section:TopicID=360}12

  耶稣在这里是同意以利亚必须在 神的国来临之前先到。文士的根据很可能是玛拉基书四5复兴万事,主要是指以色列国度的复兴。这对以色列人来说,也就是 神国的到来(徒一6)。严格的说,真正复兴万事的,并不是以利亚,而是 神自己,或是他所拣选的仆人基督(赛四十九56)。以利亚只不过是复兴前的先锋而已(玛四5)。耶稣在这里第二次在门徒面前提到他的受苦。

{\Section:TopicID=361}13

  按照马可的记载,耶稣在这里,并没有直接说明以利亚实际上就是指已经被杀害的施洗约翰。马太却有很清楚的记载:“门徒这才明白耶稣所说的,是指施洗约翰”(太十七13,十一14也是一样)。

  他们也任意待他 这句话的他们可能是指杀害施洗约翰的那些人。

五 聋哑的鬼被赶 九1429

  这一段赶鬼的描写极其生动与详细,很可能是根据彼得的回忆而记述的。这一次的赶鬼和以往不同的地方,主要是在信心和祷告的强调上。

{\Section:TopicID=363}14

  耶稣到了……看见 是中文根据亚历山大和其它一些古卷的翻译。其它的古卷,包括西乃山和梵帝冈手抄本,却是“他们到了……看见”。这里的他们,倘若与耶稣变像那一段连接的话,应该是指耶稣和彼得、雅各、约翰这三个门徒了。那就是说,当耶稣和这三位门徒从山上下来的时候,他们就看见不少人在围着那些没有在山上的门徒。文士和这些门徒辩论的题目,是有关赶鬼的事(九1718)。

{\Section:TopicID=364}1518

  被鬼附着那个孩子的父亲,实际上是带着小孩来找耶稣求治的。但是当耶稣不在的时候,他只好请门徒帮忙了。门徒不能将鬼赶出去这件事,可能就成为文士议论的原因。从这孩子的父亲的见证看起来,这哑巴鬼很凶猛和难制服。难怪需要耶稣亲自处理才行。

{\Section:TopicID=365}19

  不信的世代阿 耶稣在这里所叹息的不信,虽然是普遍地指整个的世代。但是具体的来说,似乎是指在场的人,包括孩子的父亲在内。因为从他求助的语气和他对信心的反应中看来,他的确是一位“信不足”的人(八2223)。耶稣并没有说明门徒不能将鬼赶出去,是因为他们缺少信心的缘故。门徒所忽略的,可能是祷告和禁食的问题。

{\Section:TopicID=366}20

  按照福音书的记载,污鬼见到耶稣以后,一般上都有很迅速的反应。有关污鬼叫被附着者抽疯的事,一26已经提过了。就是在现代许多赶鬼的事件中,这仍旧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被附者抽疯时的各种反应和举动,都是很反常和可怕的。有不少对赶鬼有经验的人,把这一个惊人的现象,解释是污鬼将要出去时“垂死的挣扎”。

{\Section:TopicID=367}2122

  孩子被鬼附的严重性,已经在他的父亲的回答中讲得很清楚了。

  你若能作甚么 这句话虽然表达了这人渴望求助的心,也同时反映了信心的不足,

  孩子的病情所带来的痛苦,是整个家庭的,不只是他个人而已。作父亲的在这里哀求耶稣怜悯我们,帮助我们是很自然的一件事。

{\Section:TopicID=368}2324

  你若能信 是耶稣对孩子的父亲发出的挑战。

  在信的人,凡事都能 是给“你若能作甚么”的回应。这人不仅承认自己信心的不足,并且也很坦诚地要求耶稣给予帮助。耶稣接下去的行动表示这人的请求已蒙垂听了。有些古卷所加上去的几个字──立时流泪的喊着说──倘若是可靠的话,就更能表达这人恳切的心了。

{\Section:TopicID=369}2527

  耶稣看见众人都跑上来,就斥责那污鬼……那鬼喊叫,使孩子大大的抽了一阵疯,就出来了。孩子好像死了一般 耶稣在众人都跑上来的时候,立即就采取赶鬼的行动。这似乎是为了避免干扰的缘故。时下有一些赶鬼的人认为,人多在场,特别是当在场者不是信徒的话,赶鬼的工作将会受到严重的阻碍。耶稣对污鬼的责备和吩咐,正如以往一样(一25),是表示他拥有制伏污鬼的权柄。污鬼最后的“抽疯”,可说是他挣扎中的最后一招。被污鬼附着的人,在污鬼被赶以后的立时反应,常是安静到一个极端的地步,好像死了一般

{\Section:TopicID=370}2829

  门徒现在回去请教耶稣有关他们在赶鬼的事上所遇到的挫折,是很自然的。耶稣在回答中,并没有否认门徒赶鬼的权柄,因为这是当初他差遣他们出去时已经给予他们的权柄(六7)。耶稣所强调的是这一类的鬼的可怕以及祷告的能力。这可能是意味着门徒过分依赖自己过去成功的经验,因此在这一次的考验上,忽略了藉着祷告向 神祈求更大的能力来对付污鬼。根据马太的记载,门徒的失败是因他们的“信心小”(十七20)。除了祷告以外,马太还加上“禁食”的需要。在马可,有些古卷也加上“禁食”。因为耶稣在马可的见证中,并没有注重“禁食”(参阅二1820),有不少学者因此怀疑所加上这个字的可靠性。但是,从使徒行传(十三2,十四23)以及使徒时代以后的作品看起来,初期教会似乎是很重视禁食的。

六 耶稣再预言受难,门徒为大而争 九3037

  这是耶稣第三次向门徒提起他将受难的事。以往的两次是在八31和九12。但是,在字句方面却与其它两次不完全相同。

{\Section:TopicID=372}3032

  耶稣受害的事可说是在 神的整个救世计划中最难明白的奥秘之一。门徒在这个时候缺乏领悟的心并不是件难以想象的事。

  倘若门徒彼此争论谁为大的事,与耶稣第三次预言受害的事在时间上是紧接的话,这一种的争论就加倍地显示出他们的不成熟了。

{\Section:TopicID=373}3334

  他们来到迦百农 这是马可第三次记载耶稣来到迦百农。在以往的两次(一12,二1)耶稣在这城里的工作都可说很成功。在这一次的记载中,作者并没有提到耶稣在这城里的工作,而是记述了他给门徒的教训。

  路上 很可能是指他们从该撒利亚腓立比(八27)回来,经过加利利(九30)来到迦百农的路上。门徒在路途中所争论的,是他们之中谁该居首位的事。虽然这一类的争论在犹太人当时的宗教和社会圈子中是很平常的,耶稣却对事情有很独特的看法。

{\Section:TopicID=374}35

  耶稣坐下,叫十二个门徒来 很清楚地表示他对这一个争论的慎重的态度。他的教训恰好与门徒以及时下一般人所接受的观念相反。耶稣这一种精神在下一章再次出现,并且有更大的强调(十4245)。

{\Section:TopicID=375}3637

  耶稣在这两节经文中的教训,跟上一段在思想上是有直接联系的。因为接待小孩子和“作众人的用人”基本上都是表达谦虚的态度与精神。人可能会为了不同的动机或在各种的情况之下,表现服事人或接待人的精神。对门徒来说,倘若他们是为了耶稣的名而作的话,实际上就是接待耶稣本身了。接待耶稣最终也就是接待那一位差他来的父 神。这一种父与子合一性的思想在福音书中,尤其是在约翰福音,是很明确的(参阅约三17,四34,五23,六29等)。

七 耶稣的名与友敌之别 九3840

  虽然福音书并没有明确见证曾有不信者奉耶稣的名赶鬼或作其它的事,马太福音(七2123)却有记载耶稣曾以预言及警告的语气,提及“有许多人”将会滥用他的名的事。使徒行传(十九1318)很有趣地记载几个周游各处的犹太人,曾“擅自称主耶稣的名”尝试赶鬼,结果却反被鬼所附。

{\Section:TopicID=377}38

  耶稣在差派十二门徒出外传道的时候,曾经给予他们“权柄赶鬼”(可三1315)。这意味着赶鬼的权柄是来自主耶稣自己,而不是人可以擅自滥用的。因此约翰及其余的门徒对这个不跟从我们的人所作出的反应,表面上看起来可说是很合理的。但是,主耶稣自己却对这件事情有不同的看法。

{\Section:TopicID=378}3940

  耶稣在此不仅表现了一种较容忍的态度,同时也在教导门徒认清楚友与敌的区别。那就是说,人对耶稣的态度,基本上只有两种,不是表示友善就是表示敌视。任何中立或客观的观望态度最终是不可能的。耶稣认为这一个奉他名赶鬼的人,既然主动地奉他名行异能,是不应该被禁止,也不应被认为是敌挡他们的人。

  反倒轻易 在原文有“随即反过来”的意思。

  不敌挡我们的,就是帮助我们的 有学者认为这一节经文很可能是当时流行的一句成语。这与马太(十二30)以及路加(十一23)所记载一节经文很相近:不与我相合的,就是敌我的。耶稣这一种友敌之别的见解,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是太简化,甚至是有不合理之处。但是在仔细的分析之下,这一种黑白分明,毫无模棱两可的立场,却很清楚地表明了福音真理的本质以及它向人所要求的明确选择。这也正是哲学家祁克果所强调的“抑”(either)“或”(or)的抉择。实际上也只有这一种友敌分明的要求,才能在人的心中激起一种决定性的迫切感。

八 赏赐与沉沦 九4142

  这两节经文似乎跟以上所讲的“接待”以及友敌之别的观念有关连。

{\Section:TopicID=380}41

  凡因你们是属基督 这一点与上一段的“为我名”(九37)的观念实际上是一样的。给人一杯水可说是轻而易举的事。然而,耶稣却把这件原本是微不足道的事,看成是应当得赏赐的行动。可见他是多么的重视那些属基督的人。

{\Section:TopicID=381}42

  信耶稣可说是人生最重要的一件事。因为它是关乎一个人永生的问题。

  凡使……跌倒 在原文有消灭一个人的信心,最终使这人远离 神,甚至沉沦的含义。为了避免这一种绝对严重性的行动出现,倒不如让一个将犯这个罪行的人,在肉身上先沉沦。

九 永生的宝贵和地狱的可怕 九4350

  上一段的经文是警告使人在信心上跌倒的绝对严重性,这一段的经文在形容地狱的可怕。上下文因此是有很密切联系的。

{\Section:TopicID=383}4347

  使他人失丧信心而最终导致生命的沉沦,固然是一种极端严重的事,因为自己任何肢体的败坏而自取灭亡,也诚然是同样的严重。耶稣在这里很明显地是在灌输给人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念。他在此除了教导人要严肃和彻底地对付那叫人跌倒的肢体之外,也在告诉人说,为了获得以及保存永生,任何肉身的痛苦都是值得忍受的。

{\Section:TopicID=384}4849

  九48的观念是引自以赛亚书六十六24。先知在这里是警告那些违背耶和华 神的人,最终悲惨的下场。旧约原文并没有很明显的地狱观念。耶稣时代的地狱观可说是经过一个漫长的时期才逐渐形成的。以赛亚书中只有提到,而没有盐腌各人的记载。无论如何以赛亚和耶稣所注重的,不在于所描绘的图画本身,而是它所表达的真理。

{\Section:TopicID=385}50

  上一节所指的“”是使人感到极其痛苦的一种刑罚。因此,是一种消极的用法。在这里,正如耶稣在山上宝训(太五13)所说,是象征门徒在世上的见证,是积极的。因此经文说,盐本是好的,若失了味,可用甚么叫他再咸呢?这句话是耶稣给门徒的一个警告。按山上宝训,若失去了味,不但不能再,甚至还要被“丢在外面,被人践踏”(太五13)。

  你们里头应当有盐,彼此和睦 这句话,似乎是为较早时(九3334)门徒“彼此争论谁为大”这件事而发出的劝戒。──《中文圣经注释》

 

基督教阿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