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返回本书目录

 

约翰福音第十二章

 

贵重的香膏(十二111

  为了报答耶稣使拉撒路从死里复活过来,马大、马利亚便设宴答谢耶稣。在这筵席中,我们看到了三个不同的人物:

  1. 马大(2):她是一位行动型的人物,当耶稣在她家中时,她亦曾热诚招待(参路十3842)。在这时候,她也如此以服事来表达对耶稣的爱。

  2. 马利亚(3):她一向是沉静的人。当她的姊姊忙于侍候耶稣时,她却沉静学道(参路十3842)。然而今回她并不是如此,她亦以行动来表达对耶稣的爱,她用“一斤极贵重的真哪哒香膏,抹耶稣的脚,又用自己的头发去擦”,马利亚所献上的是极贵重的礼物,但真正的爱是不会计较价值的,感到遗憾的只是不能献上更多。我们对主的奉献是否有所保留呢?,马利亚的行动充满了谦卑的态度,她毫不保留的将香膏在耶稣身上倾用,她并不只是将香膏倒在耶稣的身上,而且还用头发来擦干。这是一个正经女人所不会作的事,但真正的爱是不计较个人地位的,很多人就是只看重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而忽略寻求主的喜悦。我们是否如此?请注意,马利亚的行动使“屋里满了香气”。约翰的意思除了字面的解释外,更有深一层的意思:一个可爱的行动可使世界充满美丽,使人留下美好的回忆。

  3. 犹大(46):他的行动与马利亚刚刚相反,认为马利亚的行动实太浪费,虽然他口中满有仁义的说话,但内心却是爱钱如命,最后还出卖了他的主。教会中可能存有不少口中说话敬虔,但实际的生命却是贪爱物质的生活享受胜于爱主的人,我们是否这样的人?

祈祷 主啊!我愿学效马大和马利亚,毫不保留地把我所有的献给祢和服事祢。

 

和平之君(十二1222

  逾越节举行期间,犹太人多前往耶路撒冷过节,因此城内相当挤拥。耶稣使拉撒路复活的事可能因这缘故而传遍城内(1718),当耶稣进入城内时,很多人都来要看看耶稣,但是他们对耶稣的反应则各有不同:

  1. 普通的群众:他们可能只是来趁热闹而已。

  2. 有人要拥戴耶稣为王(13):他们高呼“和散那!奉主名来的以色列王是应当称颂的!”“和散那”就是“拯救就在现在”的意思,他们呼喊“神藉这君王拯救我们”。犹太人一向不满意罗马政府的统治,现在这位有能力行神迹的耶稣,正成为他们的期望,祂能拯救他们脱离罗马的统治。

  3. 无奈的法利赛人(19):他们不喜欢百姓跟随耶稣,但是现在看来没有任何办法了。

  耶稣进入耶路撒冷时,祂乃是坐着驴驹子的(15),约翰所引用的经文乃是撒迦利亚书九9。祂是旧约所预言的弥赛亚,祂骑着驴驹子,这并不是谦逊的意思。在中东,君王也会骑驴驹子的(参撒下十七23)。当一位君王骑着马时,这表示他要争战;但是当一位君王骑着驴驹子时,则表示和平的意思。耶稣基督乃和平之君,祂要将平安赐予世人,这一点连门徒也要在祂死而复活后才明白(16)。

  耶稣基督不独是犹太人的君王,他也是普世的王。随后有希腊人欲见耶稣,他们正好代表了犹太世界以外的人。他们来寻找耶稣,世界的人也当如此,因为祂是万王之王,万主之主。

祈祷 主啊!我愿称颂祢为荣耀的君王。

 

献出生命(十二2336

  耶稣用以描述自己的称号“人子”,乃是引自但以理书七13。犹太人对这称号的解释:祂将是一个胜利者,因祂能带领国民脱离外邦的统治,所以祂是荣耀的人子。但是主耶稣对这称号作了新的阐释,并且指出人子得荣耀的时刻乃是祂按父神的旨意死,完成救赎的使命。

  生命的真谛乃在于献出(2426):耶稣用了很简单的自然规律来道出生命的真谛,祂还指出,愿意付出生命来服事祂的,天上的父“必尊重他”。主耶稣就是如此听从天父的旨意,甘心献出生命,天父“必尊重祂”,这是祂荣耀之所在。

  主的死是要彰显神的荣耀(2729):按着肉体而言,主耶稣自然想逃避死亡,所以祂说:“我现在心里忧愁。”但是祂晓得在自己死亡之时,正是神得荣耀之时刻,所以祂又说:“我原是为这时候来的。”祂甘愿接受十字架的痛苦,完成天父的旨意,自然天父也当众承认祂儿子的顺服,使祂得着荣耀(2829)。

  祂因死亡得着胜利(3032):死亡看来是一种悲剧,但是主耶稣的死,却是一种胜利。因着祂的死,一方面“这世界的王要被赶出去”,另一方面,世上会有不少人被祂所吸引,归服在祂的主权下。

  祂的死亡能使人成为光明之子(3336):约翰福音一开始已清楚表明祂是真光,能引领人行在光明之中而成为光明之子。耶稣基督被举起,就是要指出人罪恶的实在,也提醒人要离开黑暗,进入光明之中。但是主耶稣也警告世人,要把握时机,人生中有很多事情是需要人懂得把握时间去作的,因为黑夜来到,便没有人能作工了。

祈祷 主啊,我愿成为一粒被埋入泥土的麦子,帮助我活出有意义的生命。

 

爱神?爱人?(十二3750

  3743节是作者约翰对耶稣工作成效的评估:“祂虽然在他们面前行了许多神迹,他们还是不信祂”(37)。他又引用了以赛亚书中的两段经文(参赛五十三1,六910),指出他们的不信正是先知早所预言的。最难解释的是第二段经文,这段经文似是要指出人的不信乃是神的作为。解经家通常用两种方式来解释这段经文:

   这是以赛亚痛苦的申诉,他工作辛劳,宣讲神的信息,换来的只是人的不信。

   这是一句讽刺的说话:“他们的不信,是神使他们如此的么?”不信显然不是神的心意。

  百姓中也有相信耶稣的,可惜他们的信心软弱(42),不敢公开承认自己的信仰。约翰很清楚解释其原因:“因他们爱人的荣耀过于爱神的荣耀。”(43)我们的信仰又如何呢?我们是否敢为主作见证呢?我们是否想得人的称赞多于神呢?

  随着而来的经文信息是在约翰福音常常看到的(4450):

   耶稣基督乃是父神的代表(4445)。

   祂是真光,信的人不在黑暗中行(46)。

   祂来不是为了审判世人,但是祂所宣讲的道,自然成为了人的审判(4748)。

   祂所说的话是真实可信的,可使人得着永生(4950)。

虽然圣经有六十六卷之多,内中也有很多不同的教训,却都是要阐明神对世人的爱,指导人得永生的途径(参五39)。究竟我们会否拒绝这些道理呢?我们会否厌烦这些道理呢?

祈祷 求主帮助我作出明智的抉择,选择事奉祢的生活。──《新旧约辅读》

 

基督教阿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