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返回本书目录

 

撒母耳记上第卅一章

 

基利波的战役(卅一113

大卫在国家极南部的军事胜利,与在极北部基利波的战事形成强烈的对比,在那里扫罗及他的军队遭遇压倒性的失败,扫罗及他的三个儿子,包括约拿单在内,都一同阵亡。对于这件事,我们知道的内容不多,我们不知道那一方先发动这场战役,也不知他们采用甚么策略;扫罗的跟随者在撤退时,盼望基利波山的山坡,能够阻止敌人的进袭,但最后完全失望了。扫罗的战败及阵亡,这个事实是早已决定了,故此在叙述者的眼中,这场战役便不值得多提了。扫罗最后被降卑下来,但却不招致羞辱。在最后虽然他自杀,却显示尊贵和勇气,作者对他也没有作出最后的谴责。正如大卫多次承认,扫罗也曾是 神所拣选以色列的王,这是重要的地位。虽然他的尸体公开被侮辱,但不会被非利士钉得太久,因着一群以色列百姓的勇敢行动。这些人来自约但河东的基列雅比,扫罗作王的初期曾拯救这城市(参十一章);这城镇现在表明,他们多年不忘感恩图报。扫罗对挪伯城的凶暴行动(廿二章),及他对大卫不饶恕的仇恨,使我们忘记许多以色列人曾受过扫罗的恩惠,他曾击败几个较小的仇敌,也使非利士人陷于困境有一代之久。

要对扫罗和他的统治,作出均衡的评估是不容易的,部分原因是圣经关注撒母耳及大卫的关系,对扫罗的作王和为人及其他方面,却很少提及。大卫极尊重他是一个战士(参撒下一1727),基列雅比人冒生命危险去取回他的尸体。另一方面,他最后的失败,对以色列人有很严重的影响;部分的影响在第七节指出来。无疑他创立统治架构,并一队保护他的常备军,但他的军队在这场战役中遭受严重的损失,生还者分散归家去。整体上看,非利士人在基利波山的胜利,将以色列推回到王朝前的情形。这里对以色列有一个教训:王朝本身不能拯救以色列,重要的是以色列须要有公义的王。读者现时知道这就是大卫;但我们一定要记得,当时很少以色列人意识到这个事实;的确,他们需要自己去发现它。

在某方面,扫罗最大的遣产,乃是他显示一个好的君王应有甚么成就;他将可能性和目标放在以色列百姓的面前,但最后他却失败了。他的失败,不是缺少军事或政治的才干,也不是因为以色列人的软弱,而是他拒绝顺从 神的旨意。无论一个人怎样有才干和勇气,除非他知道及承认历史之主,否则历史会证明他的失败。这个原则可应用在任何人身上,正如应用在重要的人身上一样。──《每日研经丛书》

 

基督教阿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