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返回本书目录

 

西番雅书第一章

 

{\Section:TopicID=175}Ⅰ 标题(一1

  本书有个非常一般的标记──耶和华的话(参:耶一2;结一3;何一1;珥一1;拿一1;弥一1;该一1;亚一1;玛一1),说明它的来源乃是以色列人的立约之神(参:出六26)。接受这信息的人是西番雅,他的身分更进一步确认于一个比任何先知都长的家谱(参:耶三十六14);他显然是希西家的后裔,而希西家则是犹大国的第十四位国王(主前716686年;参:王下十八1~二十21;见93{\LinkToBook:TopicID=169,Name= Ⅰ 時代與民族})。这个家谱可以上溯如此久远,证明作者是个以色列人,而不是衣索匹亚人,虽然他父亲古示的名字可以译作“古实”(参:创十6;王下十九9;赛十八1)。然而我们可以确知他的国籍,因为家谱中其他所有名字,包括先知自己的名字在内,都含有以色列神的名字──雅〔Yahweh),雅巍,一般译作耶和华〕──在内。这里没有明确称希西家(以色列人常见的名字,参:代上三13;拉二16;尼七21,十17)为“犹大王”,并非将此一解法排除在外,因为这个名称在本节中用来指约西亚──犹大国的第十七位国王(主前640609年),而西番雅正是在他作王期间说预言的(参:王下二十二1~二十三30;见9395{\LinkToBook:TopicID=169,Name= Ⅰ 時代與民族})。这名称只用一次,可能是要避免重复。

Ⅱ 审判(一26

  神的话语是以审判开始的,一开始就指向所有有生命的受造之物(23节),然后缩小范围指向祂自己的百姓犹大,更特别指向耶路撒冷的居民(46节)。不仅明确指出要受刑罚的人,也指出他们的一些罪。耶和华声明祂必亲自介入祂的审判中,这审判要带来彻底的破坏。

A 人类(一23

  这两节经文是由“除灭”的观念结合起来的,这个字在希伯来文圣经出现四次,显出它是强调的重点,以及这个行动广泛的范围(参:斯九28;诗七十三19;耶八1399。这个强调又由动词的受词加强──万类、人牲畜,以及空中的、海里的,都要除灭。神的审判将要废除祂的创造,因为这些字词都曾在创世记中出现过(一2024252628)。整个“地面”(吕译;和合本作;参:创二6;耶二十八16)都要彻底扫净。这里用特别的方式将人类抽出来,因为他正是那要被剪除的,这个很强烈的动词是指灭绝之意(一4;参:利二十六22;王上九7,十一16;结十四13)。它有时也当作刑事术语来用,指执行死刑说的(参:出三十一14;利二十36)。

  这些宣告的严重,以及它们的必然实现,藉两次确认这些是耶和华的宣告而强调:耶和华说,这是耶和华说的。

 

99 这个字的头一个希伯来文形式可以重新标注元音,用来说明这个动作是重复,再次进行的,如创八21一样,虽然这种修正没有抄本证据支持。

B 犹大与耶路撒冷(一46

  4. 虽然整个有生命的受造之物都要被毁灭(一27),犹大和她的首都;也是最重要的城巿耶路撒冷,却在这里特别提及,因为他们乃是神的百姓。所有人都犯了罪,但神百姓的罪更严重,因为他们曾自愿与耶和华建立盟约的关系(参:摩一3~二16,记述列邦受审判,但犹大和以色列所受的审判却更严厉)。在惩戒与审判的姿态中,神要伸手攻击以色列(参二13;赛五25;耶五十一25;结十六27,二十五7)。

  这里完全一样地重复使用同样的动词形式(参3节),记录了那些因着他们的罪而被剪除、受刑罚之人,藉此将他们与普世毁灭的描述连接起来。他们要从这地方被剪除掉,至少是指耶路撒冷,可能特别是指圣殿,那最特出之地(参:申十二511;王上八2930;结四十二13)。

  这三节剩下的部分包括那些要被毁灭之人的名单。所剩下的巴力(思高作“巴耳的记念”)是指那些仍旧敬拜这个外邦神的人。这个字的字面意义是“主人、所有者”,通常是指迦南人的神哈达(Hadad100;敬拜巴力是以色列人长久的网罗(参:士六25;王上十六3132,十八)。在先知的一生中,犹大是在亚述的控制之下,亚述也有一个神祇叫彼勒(Bel,即巴力),而且也用这个字来指神明101。因此,这名字可能是指米所波大米混合宗教的神祇;在他们这段统治期间,这种混合宗教的影响是可预期的。有人提议说:既然巴力崇拜仍然存在,就说明这预言是在主前六二一年约西亚王改革前说的(见93页及下{\LinkToBook:TopicID=169,Name= Ⅰ 時代與民族}),在改革之后,这种崇拜必定会消失。这个日期可能是正确的,但这里提及所剩下的巴力,却可能是指这个异邦宗教大部分(虽非全部)被扑灭后的遗迹(译注:参现中“那地方拜巴力的痕迹”),何况甚至是在改革的顶峰,受异教影响的迹象也并非完全根绝;在约西亚死后不久,它又再度死灰复燃了(参:代下三十六1314;耶九13;十九45;见94{\LinkToBook:TopicID=169,Name= Ⅰ 時代與民族})。

  不只是这些外来的神祇要被剪除,连所提及之基玛林的名和祭司102也要被涂抹。基玛林这个字只用在不是事奉耶和华之祭司的身上(参:王下二十三5;何十5)。这个少见的字随即用一般指祭司的希伯来文解释。

  5. 敬拜天上的万象(参:申四19;王下十七16,二十一35;耶八2)是在房顶上进行的(耶十九13;参三十二29)。这些也是迦南人和亚述人敬拜的神明(参黄道十二宫图),所以这里可指上述二者之一。

  混合宗教的行为也受审判。那些敬拜耶和华,指着祂起誓的人,同时也指着“他们的王”(吕译注、NJB 边注、MT)起誓。有人跟随七十士译本的校订,将这个字元音修改,读作玛勒堪──亚扪人的一个神明(参:王上十一533;王下二十三13),不过现存的形式也与一个巴比伦神祇的名字一致103。无论如何解释,受到强烈定罪的,乃是同时敬拜与以色列立约之真神及另一神祇(参:出二十3;申五7)。指着另一个神明起誓,意即承认他的权柄,这是以色列人所禁止的。

  6. 这些错误最后被摘要、浓缩为转去(思高作“背离”;现中作“掉头”)──成为背道之人(参:诗五十三3,七十八57;赛五十九13),不再跟从耶和华,也不把祂当作他们的神来寻求(二3;参:诗二十七8,一○五4;何五6),也“不求问祂”(吕译;参:王下二十二13;诗一○五4;赛五十五6;摩五6)的引导和帮助,所以在这几节经文中,有一种宗教响应的转变──从渴慕完全地、单单地顺服耶和华,经过把耶和华和异教崇拜混合之后,到彻底异教化,实际上是无神主义,彻底弃绝了耶和华。这百姓本当保守他们自己远离所有的异教行为,惟独归耶和华为圣民;但他们既已不再如此,神将亲自使他们纯净。

 

100 IBD, p. 153,以及该处所列经文。

 

101 I. J. Gelb et al.eds., The Assyrian Dictionary ,2 Oriental Institute, 1965, p. 193; belu 条。

102 Komer,可能是源自同语系之亚喀得文kumru,“祭司”的外来语;见:同上,81971),pp. 534535.

103 见同上,101977, pp. 168169, malku B

Ⅲ 耶和华的日子(一7~三20

  耶和华的日子具有多重性质(见9799{\LinkToBook:TopicID=171,Name= Ⅲ 信息}),这点将会在本书剩下的部分呈现出来。它是一个审判的日子(一8~三8),也是一个盼望的日子(三920)。它是特别和神以及和祂立约的百姓有关的日子(一813,二13,三17),但对其他国家也很重要(一1418,二415)。它是历史完满的日子(二415),但也是具有末世性的、启示性的期盼日子(一1418,三813)。这日子是耶和华要施行祂一切的公平和公义、审判和爱怜的日子;只有祂是在舞台的中心,所以这是祂的日子。

A 宣告(一7

  在主耶和华──统治万有的至高神(参:申十17;书三13)面前,听众受命要静默无声;这是一种出于敬畏与尊敬而发的呼喊,主要是由先知发出的(参:摩六10,八3;哈二20;亚二13;亦见士三19)。在这节经文中,耶和华的日子临近(参14节;赛十三6;结七7,三十3;珥一15,二1,三14;俄15)显明了耶和华的同在。这日子不仅是快到了,而且耶和华已经为这日子的临近做好了必要的准备,祂已经预备祭物,或祭宴(思高),这件事有时与审判有关(参:赛三十四6;耶四十六10;结三十九1720)。那些被耶和华“呼召”或“邀请的人”(思高;和合本作RSVNEBJB 同)要来赴宴,被分别为圣,或为了某一特定的功用分别出来(参:出二十八41;利二十一8;撒下八11;赛十三3)。讽刺的是,那些受邀来欢庆祭宴的人,很显然地正是要成为献上的祭物(参:创二十二,尤其是第79节)。耶和华审判时,献上那些令祂不悦的人,就成为讨祂喜悦的祭物。

B 那日子的性质──审判(一818

  以色列和列国对耶和华的日子最直接的经历是:这是一个审判的日子。首先前段除了另外再列举神百姓应受刑罚的特别过错外,主要是集中在耶路撒冷,以及那里的一些宗教和经济行为(813节)。后段详细叙述这日子的性质,以及它对整个人类的重要性(1418节),不过也重复了一些主题的要点,以将这两个段落连接起来。

i. 审判神的百姓(一813

  8. 这里提及一个时间“到了……的日子”,藉此开始一个新段落。然而这节经文是直接与前一节连在一起的,因为它描写了在献祭的日子要发生的一些事(参7节),将耶和华的日子和献祭的日子,这两个彼此有别却又互有关联的主题结合起来。头一个阶段是惩罚(参912节,三7首领和王子。这些人的确实身分是一件颇具争议的事。如果这预言是在约西亚作王早年说的(见4节,和94{\LinkToBook:TopicID=169,Name= Ⅰ 時代與民族}),那么这些首领必然是他未成年期间执掌实权之人(参:王下二十二1);他们并未照他们该有的态度事奉耶和华。而王子可能是约西亚以外的王室成员(吕译“王室”),也是毫不敬虔的。无论作者在此有意提起的是谁,国家的领导阶层普遍都是失职的,也都在神的定罪之下。

  另一个受审判的群体显然人数众多,他们都穿着外邦衣服。他们的衣服很可能是特别为着执行异教的宗教礼仪而穿着的(参:王下十22),因为这个形容词是与异教神祇有关的(参:玛二11)。这警告至少说出外邦人可憎的影响,通常都会导向那已受定罪的混合宗教(一46;参:王上十一18;尼十三30)。

  9. 第三个罪大恶极的群体,是那些像牡鹿一样(参:赛三十五6跳过门坎的人。门坎这个字总是与殿宇有关的(参:撒上五45;结九3,十418,四十六2,四十七1)。这句话的解释相当含混,问题出在最后一个字的意思无法清楚了解,所以这个行为也就不易解释了。不过上下文暗示它可能也是一种异教习俗。它可以指腓利士人不踏大衮庙门坎的行为(撒上五45),而这习俗已被以色列人采用了;但并没有足够的证据支持这种说法。另一个解释是:这可能是到那日要发生的事,只要我们将本节第二个子句看作是第一个子句含糊不清之意义的解释。这在文法上是有可能的,而且也使这行为成为一种社会上的罪行,而不是宗教上的。这些人用强暴(参:创六11;哈一239)和诡诈充满他们主人的房屋。这可能是指他们王室的宫殿充满,甚至泛滥了强暴(参:摩三10),而不是人期望国王该有的公平与公义。在这段上下文中,这句话更有可能是指他们宗教上的罪行,“主人”这词可以指异教神祇,别处就曾用这词来形容他们104。这正与耶和华──真正的主(7节)成对比,且是反对祂的。他们的敬拜是欺骗与强暴,丝毫没有一点真理、盼望或平安。

  1011. 作者严肃地宣告(见23节)关于献祭的那日(见789节)之后,跟着描写耶路撒冷城内与郊外居民的反应。他们将要在祸患中发出“喊声”(思高;和合本作悲哀的声音;参:创二十七34;诗九12;耶四十八3),并要在将发生的毁灭和审判中(见13节),发出哀号的声音11节;参:赛十五8;耶二十五36;亚十一3)。第三个反应按字面意思是大破裂的响声,通常解释为伴随着毁坏而有的爆裂响声,如中、英文译本的译法。然而,这个字也用在描写身心极度痛苦喊叫的经文中(参:赛十五5,六十五14;耶四十八5,五十一54),这用法也很适合本段经文的上下文。

  这些喊叫声是出自耶路撒冷城中特别提及的地理区域。鱼门是在城的北边(参:代下三十三14;尼三3,十二39),很可能是该处的主要城门105。因为耶路撒冷其他各面都是险峻的陡坡,这座城巿的北边最容易受到攻击。“二城”(AVRSVNEB;吕译“第二区”)或作新区(思高、现中、NJBNIV),根据这名字,它是较近期新设的一个地区,座落在圣殿和城内主要地区的北边(参:王下二十二14;尼十一9也有可能)106山间是较为普遍的描述,不过在当时很可能是指较特定的一些山丘,但位置不详。既然前面提及的两个地方都位在耶路撒冷的北边,这些山丘最有可能的位置也就在那一带。

  作者继续叙述同一个主题──迫在眉睫的灾祸,不过现在却吩咐百姓要哀号,因为灭亡的时刻现在已经来到了。这是对住在“臼状洼地”的人说的(吕译;和合本译作专有名词玛革提施;参 RSVJBNIV 边注的 'Mortar'),可能是挖空成类似臼状的凿石场(参:士十五19;箴二十七22)。从前面地区描述的方向看来,这个区域很可能是在第二城区的南部。根据下文的提示,这就是巿场地区(NIV;参:耶三十七21的“饼铺街”)。那些运银子买卖之人遭灭亡(参:王下二十一5;何四6;俄5)或“被铲除了”(思高、现中、NEBJB;和合本、吕译、AVRSV 皆作被剪除),以致饱受煎熬;这些人可能是“银行家”或商人。在平行叙述中,称这些人为迦南的居民,迦南人的贸易在稍后几个世纪极发达,那时他们是以腓尼基人闻名于世;甚至在更早的时期,他们的商业行为似乎也是家谕户晓的(参:伯四十一6;箴三十一24;赛二十三8;结十六29;何十二7)。要遭致毁灭的不仅是异教的宗教行为,也包括他们的商业活动,特别是他们接受的外来影响(参:王上五11,九2628)。至于这种经济崩溃的原因,这里并未说明,然而原因可能主要是欺诈,像其他先知所言一样(摩八56;弥六1011)。所以,神关切的不仅是宗教上的堕落,也关切经济上的不义。

  1213. 接着,耶和华在那时(参78910节)将祂的注意力转移到整个耶路撒冷城,以祂自北方进入城中为高潮(1011节)。祂将要在城中用灯巡查,以致无人可以逃脱(参:王上二十6;王下十23;路十五8)。基督教前的希腊哲学家戴奥革尼(Diogenes,译注:约主前四世纪,希腊犬儒学派鼻祖)到处寻找诚实人,耶和华却和他不同;在这段经文中,耶和华寻找的不是公义,而是罪恶,为要惩罚并连根拔除(参:赛十12;耶六15,四十四13)。在这里,祂巡查的不是干犯的罪(参411节),而是疏忽的罪。作者用一个隐喻来描述这些要受惩罚的人107,这个隐喻是取自的发酵过程。当酒静止置放时,较重的固体物质会沉淀下去,渣滓就留在瓶底或桶底。酒如果放得太久,便会变得浓稠或凝结起来(参:出十五8;伯十10)。耶路撒冷的富人和有影响力的人,那些拥有财宝房屋葡萄园的人,不像有用的陈年老酒(参:赛二十五6),反倒因着漠不关心和安逸而停滞不动。史密斯清楚表达出这个问题,他说:“亏损神和人类的伟大目标的,并不是魔鬼的猛烈攻击,而是千千万万像冰河那样冷漠、缓慢、压碎东西的无用之人;神的目标永远不是被猛烈的打击所破坏,却会被人安坐于上不动而破坏。”108

  虽然这节经文可以理解为谴责酒精的使用(NEB),但西番雅定罪的其实是无动于衷的态度,这因着百姓实行的无神主义而更加严重。他们虽然未必在理论层面上否认耶和华的存在,却在实际层面上否认神的作为,不管这些作为是降福降祸(思高作“赏善”和“罚恶”)。福祸都不会从祂而来。

  对于以色列人而言,认为神不介入国家生活这种观点,乃是严重的异端,大胆反抗以色列人的神观──从创造世界、呼召亚伯拉罕、出埃及、与以色列人在西乃相会、征服迦南,到持续关注以色列的国家事务,神都是不断地、主动地介入历史。在世界事件中,若没有神实际干预人类历史,无论是赐福或降罚,他们的信仰就变得毫无意义;照样,耶稣若是不曾在历史上真正从死里复活,基督徒的信仰也就是枉然的了109

  西番雅指出:这种不负责任的神学,就像公然背叛神一样邪恶。那些不肯起来用他们的能力行善之人,必导致能力的源头受毁灭断绝(参:申二十八3042;摩五11;弥六15)。

 

104 C.F. Jean and J. Hoftijzer, Dictionaire des inscriptions semitiques de l'ouest E. J. Brill, 1965, p. 5.

105 可能的位置请看: Y. Aharoni and M. AviYonah, The Macmillan Bible Atlas Macmillan, 1968;中文译本为《麦克密伦圣经图集》,未具出版社名,1980。图170

106 同上,图114

107 有人提议在此作经文修正,移动一个字母,又重复另一个字母,结果就成了“那些懒散人”(吕译、NIV;参:赛三十二911;摩六1;亚一15)。骄矜自满、虚假的平安非常符合这段经文的解释(参:现中“那些自满、自信的人”),但这种假设的修正读法却缺乏抄本支持。

108 G. A. Smith, p. 54.

109 L. B. Gilkey, 'Cosmology, Ontology, and the Travail of Biblical Language', JR 411961, pp. 194205。此一经典之作表明了赋予信仰意义之历史事实的重要。

ii. 审判世人(一1418

  西番雅对耶和华日子的描述,现在有了改变(见7节),激变的战争将要影响整个世界,世人的财富再也不能保护他们。预言的焦点就这样从犹大国转为普世的信息,成为对所有人的一个末世警告。

  有一种对耶和华日子的理解是天真却普遍的,就是认为那日子只是牵涉到耶和华要提升祂的百姓,超越全世界,只因着他们是蒙祂拣选的(见摩五1820)。这种观念在此被动摇了。拣选也含有责任的意思在内(摩三2)。所以如果人忽略了责任,先知也会提及耶和华的日子审判的一面。那日子不仅是具有国家的意义,在此更显明影响遍及所有国家。末日这两面特性的发展(见9799{\LinkToBook:TopicID=171,Name= Ⅲ 信息})和它的普世性,将要在基督第二次降临的时候──最终之日──达到高峰(参:帖后二2),那日也有两面性质和普世性的(参:太二十四333;林前五5;启十九~二十二)。

  14. 对先知而言,耶和华的日子有一重要的部分(参:赛二622;珥二111;摩五1820),那就是这日子在时间上已经临近了(见7节);这个字在希伯来经文中是摆在整节的开始,是在强调的位置,并且又重复了一次,更是强调了这一点。这日子临近了,而且正迅速地临近110。这日子也是个大日子(参:珥二1131;玛四5),因为它对所有受造之物都极重要。

  直到第16节都是在描写这日子的一些特性,这里用一个模棱两可的词句开始,这字可以译为风声(和合本,AV 作“呼声”),是悲苦(吕注;参思高、现中)的风声;但不容易理解的是:耶和华的日子竟会有呼声。有人则认为这个字是指那日子的“声音”、“噪音”或“喧嚣声”(RSVJB)。在其文脉中,最令人满意的解释可能是视之为宣告的喊声,与“听!”相近(参现中注),是个可听见的呼声(参:赛四十36),其信息不仅与悲苦有关,也是勇士所发“战争的呼喊声”(赛四十二13;参:番三17)。

  1516. 这里断续地列出那日令人战栗之特性(见14节),在这两节经文中,“日(子)”这个字重复了六次,可能是响应创造时六个“好的”日子(创一131111。从耶和华那面来说,那是使祂充满忿怒的日子(参18节;结七19;何五10;哈三8)。五组同义词描述那日子对人类的影响。头一组所牵涉的,是情绪上的急难困苦(亦见 RSV;并参 NEBJB;参17节;创三十五3;伯十五24;诗二十五17;俄1214;鸿一7)。第二组是与自然的“毁坏”(今圣、NEB)与“摧残”(今圣、思高、RSVNEBJB;参:伯三十3,三十八27;诗三十五8;赛四十七11),这两个字是来自同一个希伯来文字根的两个不同形式112黑暗(参:伯三4;珥二2;摩五1820)和幽冥(参:出十22;赛八22,五十八10;珥二2),密云(参:诗九十七2;结三十3,三十四12;珥二2)和乌黑(今圣、RSV;思高作“阴霾”参:赛六十2;耶十三16;结三十四12)更加深那日子的恐怖。这些表现,以及吹角(参:赛二十七13;结三十三3;摩二2)和吶喊(参:书六5;士七1822;摩一14,二2),都是神显现──当全能的神与祂的百姓相会(参:出十九1619,二十18;申四11)──时喧嚣和可怖的特性。神这位战士出征,不仅是要攻击祂的仇敌(见三17的注释{\LinkToBook:TopicID=197,Name=iii. 喜樂之歌(三1417}),也要攻击祂的百姓,因为他们在这时期的行动就像神的仇敌一样。以西番雅的听众而言,耶和华在祂的日子大能的同在,不是带来祝福(如在西乃山所经历的),乃是为了审判。甚至连犹大的要塞,无论是坚固城(参:民十三28;申三5;赛三十六1;何八14),或高大的“城角楼”(吕译;和合本作城楼;参:代下二十六15),都无法承受耶和华的忿怒。

  前面提起过,这六次用“日(子)”这字,可能是响应创世记第一章,说明这里描绘的审判可以视为创造的逆转。人类的罪导致神的刑罚,其影响导致创造回到神主动形成宇宙前的光景。黑暗取代了光明,整个建立好的宇宙次序也重归混乱(参:创一2;耶四2326)。神完全的慈爱及充足的供应都被审判所取代,祂的赐福也有所保留。

  1718. 耶和华的日子之叙述,有力地令人感受到祂的同在(1416节);现在祂要发言。祂显明审判并非仅限于犹大,而是针对全“人类”(参:创一2627)。耶和华将使灾祸临到他们身上(参15节;申二十八57;王上八37;耶十18),所以他们必要如同瞎眼的人一样蹒跚而行,摸索方向;他们的瞎眼乃是犯罪“得罪耶和华”的咒诅(参:申二十八2829;赛五十九10;哀四14;徒九8)。“得罪了我”(NIV 作“得罪了耶和华”,参吕译、思高)这句话显然是先知的批注,因为是谈论有关耶和华的事,而不是以耶和华为说话之人。这句话是这节经文前后两半的转接;在前半节中,耶和华是主动的,是动作的主词;后半节则是用动词的被动式。耶和华仍然是采取行动的那一位,但并未明显提出。正如灰尘因其量多而为轻贱、没有价值的(参:王下十三7;赛四十一2;亚九3),罪人流也是如此(参:创九6;诗七十九3)。这动词有着双重功用,有第二个受词,即像粪土一样没有价值(参:王上十四10;伯二十7;结四1215)。这第二个无价值事物的确实身分并不清楚。这个字惟一在别处(伯二十23)的用法,对理解这节经文并无帮助;中英译本的译法非常纷歧(AVRSV 作“肉体”;JB、现中、今圣作“尸体”;NEB 作“脏腑”;NIV 作“肠子”)。另一个值得考虑的选择是:将这个字的元音重新标注,读作“体液”,即生命的液体,在句中是与“血”平行的113

  人类受审判时想要靠得救,这些可能是指他们的财富(1113节;参:耶四30),但更有可能是指他们的偶像,因为偶像通常都是由这些材料做成的(参:赛二20,三十22;结七1920)。在这一日,天然的事物或不存在之偶像的象征物,根本无能拯救;耶和华发怒的日子15节)再一次说明此日的特性。祂的忿怒(吕译“妒愤”;思高“妒”)将如一般(三8;参:申四24)“吞灭”(思高;和合本作烧灭全地(见23节;彼后三1012)。这忿怒强烈地保障神作为独一创造者与立约之神的独特地位(见27{\LinkToBook:TopicID=115,Name= A 神的屬性(一23a};参:诗七十九5;结十六3842,三十六5)。在三章8节又重复必烧灭全地这句话,有如副歌一样(见134{\LinkToBook:TopicID=193,Name=vi. 世人(三8})。那些将要彻底而迅速地来到“尽头”(NIV;和合本作毁灭)的,是特别指地上的居民(参:赛十23,二十八22;耶三十11;鸿一8)。这样,神的刑罚就像招致刑罚的罪一样,既是普世性的,又是激烈的。

 

110 希伯来文“甚快”的副词形式,可以从圣经以外的埃及文、腓尼基文和乌加列文的文献来了解,有如战士──神圣之战士耶和华的隐喻(见78{\LinkToBook:TopicID=163,Name= B 祈求(三2})──的临近,这与要来的日子是同义平行句。见 A. F. Rainey, 'The soldierscribe in Papyrus Anastasi I', JNES 261967, pp. 5860.

111 Craigie, p. 116.

112 shoah, meshoah.

113 leah 前接mem,见 Sabottka, p. 57; R. L. Smith, p. 128.

──《丁道尔圣经注释》

 

基督教阿们网